如今網絡信息發達
更容易落入騙子圈套
01 公檢法網絡電信詐騙
此類詐騙雖然老套,但因老年人法律意識相對較低且容易恐慌,所以騙子屢屢得手。
他們先是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偽造“紅頭文件”,打電話或發短信、微信給受害者,告知其涉嫌重大案件(如販毒、洗錢和非法集資等),甚至做假的通緝令來進行恐嚇。
隨后,使用話術讓受害人自證清白或聲稱保護其財產安全,要求其把名下所有的財產全部轉到所謂的公安機關安全監管賬戶里,從而詐騙得手。
公安提醒:
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或者網絡進行辦案調查,不存在“安全賬戶”或“核查賬戶”,更不會通過電話、網絡通知涉案人員核查資金、轉賬匯款等。
若收到這類信息,一定要和家人多商量,有疑惑可咨詢附近公安機關,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
02 社保與養老金類騙局
騙子假借認識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員的名義,通過電話或者微信聯系老年人,謊稱可幫助未參保人員進行代辦服務。聲稱一次性補繳社會養老保險費即可享受養老退休金,然后在收到受害人巨額錢款后攜款跑路。
還有一種常見手段是冒充社保工作人員,謊稱受害者社保卡故障或者在異地被刷卡,導致社保局已鎖卡,要求受害者提供身份證號、社保卡號及密碼等信息,或者聲稱為防再次被盜須辦理轉款手續誘使受害人將錢轉到指定賬戶。
公安提醒:
03 投資理財項目類騙局
騙子通過號商批量購買賬號,冒充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通過推銷高收益理財產品、進行民間借貸、非法集資及傳銷等花樣百出的手段進行詐騙。
他們會以“高回報、高收益”投資為噱頭誘惑老年人,還有的承諾免費旅游等額外福利,從而誘導老年人投入資金,甚至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誘騙老年人拉人投資,進行非法集資或是詐騙。
公安提醒:
04 提供養老服務騙局
公安提醒:
諸如這類以投資養老基地、預售養老床位項目為由的非法集資騙局也在不斷更新“馬甲”,花樣層出,稍有不慎就會陷入非法集資的陷阱。
05 銷售保健產品騙局
公安提醒:
公安提醒:
如今,很多老年人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有的老人感覺在網上遇到了知己,交友也可能升級為黃昏戀。
《以上信息由要認證-要咨詢-選山東濟南創遠企業管理 復制/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