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
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標準與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對組織(公司、企業)的許多要求是通用的,兩套標準可以結合在一起使用。世界各國的許多企業或公司都通過了ISO9000族系列標準的認證,這些企業或公司可以把在通過ISO9000體系認證時所獲得的經驗運用到環境管理認證中去。新版的ISO9000族標準更加體現了兩套標準結合使用的原則,使ISO9000族標準與ISO14000系列標準聯系更為緊密了。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特點
ISO14000系列標準是為促進全球環境質量的改善而制定的。它是通過一套環境管理的框架文件來加強組織(公司、企業)的環境意識、管理能力和保障措施,從而達到改善環境質量的目的。它是組織(公司、企業)自愿采用的標準,是組織(公司、企業)的自覺行為。在我國是采取第三方獨立認證來驗證組織(公司、企業)對環境因素的管理是否達到改善環境績效的目的,滿足相關方要求的同時,滿足社會對環境保護的要求。
折疊編輯本段目標
ISO14000的目標是通過建立符合各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要求的國際標準,在全球范圍內推廣ISO14000系列標準,達到改善全球環境質量,促進世界貿易,消除貿易壁壘的最終目標。
生命周期思想
周期思想貫穿著ISO14000系列標準的主題。它要求組織(公司、企業)對產品設計、生產、使用、報廢和回收全過程中影響環境的因素加以控制。ISO14000基于"環境方針"應體現生命周期思想的思路。TC207專門成立了生命周期評估技術委員會,用以評價產品在每個生產階段對環境影響的大小,使組織(公司、企業)能夠加以分析改進。
背景
80年代起,美國和歐洲的一些企業為提高公眾形象,減少污染,率先建立起自己的環境管理方式,這就是環境管理體系的雛形。1992年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183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出席了大會。會議通過了"21世紀議程"等文件,標志著開始在全球建立清潔生產,減少污染,謀求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管理體系,也是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得到廣泛推廣的基礎。
1995年4月歐共體開始實施EMAS(歐洲環境管理和審核體系),它較ISO14000系列標準要早。ISO14000系列標準出臺后,歐洲標準化委員會在修訂標準的過程中盡量與ISO14000保持一致,最終實現了將ISO標準采納為歐洲標準的目的。1996年9月,歐洲標準化委員會通過了將14001轉化為歐洲標準的決議,并同時轉化了ISO14010、ISO14011和ISO14012幾個環境審核標準。雖然,ISO標準與EMAS之間還存在差異,但最終將得到相互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