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新材料的出現,傳感器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活的關心不再局限于日常的一日三餐,而是如何提高自身生活品質,此時,服務類機器人孕育而生,其中就有掃地機器人,它們的出現能夠在繁重的家務中解放人類的雙手。
有一部分人覺得掃地機器人真的好用,作為懶人一族,不用手,就能清掃家里的地面。
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掃地機器人就是智商稅,掃不干凈不說,花錢買完就想退。
早期的掃地機器人雖然也具有人工智能,可以識別一些類似于“門”的簡單物體,不過更多是基于一些簡單幾何規則,整體的智能性并不理想,這也是掃地機被很多人戲稱為“人工智障”的原因。不過隨著AI技術的引入,掃地機的智能性得到了大幅增強,清掃效率非常高,體驗比較好。
那么,掃地機器人又有哪些智能性呢?
1、尋路避障
為了確保掃地機器人的日常使用,避障尋路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基本功。現今市場上的掃地機器人普遍搭載了LDS激光導航,可以直接掃描房間、家具的邊界可以避開主要的障礙物。
當然,僅憑激光導航還不夠,面對玻璃家具,地上的細小物體等,掃地機器人因為無法識別,碰撞依然少不了。
因此不少廠商在掃地機器人中加入了3D結構光。掃地機器人搭載的3D結構光能夠通過前方的傳感器識別地面的小物體并判斷距離。由此就可以避開地面上的玩具、電線、拖鞋等雜物,避免被卡住。在APP中,還能實時標記位置,地面上有什么都清清楚楚。
避障算法對掃地機器人也極其重要。對于行駛路徑上出現的障礙物,不同產品都有不同的避障策略,會不會碰到,會不會撞倒,都取決于算法的成熟度。
2、清掃效果
掃地機器人的常規吸力是在1500~3200Pa,吸力越高則越清掃效果越好,目前各個品牌都已經把吸力做到了5000Pa,對于一些家庭來說可能會存在過剩的情況。
不過我們沒必要盲目追求大吸力,最好還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大吸力的石頭G10、追覓S10很好用,但預算不夠的情況下,科沃斯N8也能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3、導航及行走路徑
規劃導航功能、行走路徑是“掃地機器人能掃到哪些地方——覆蓋率”的重要關鍵,如果機器人連路都不認識,不能很好的避障,沒有很好的算法規劃路線,那確實是“人工智障”了
市面上掃地機器人主要的導航方式有激光導航、視覺導航以及慣性導航三種,最好的是激光導航,最末端的是慣性導航。
其中激光導航是基于激光雷達探頭、LDS激光雷達系統,實時定位系統繪圖制作模型,是目前最智能的方式,高端機器人配置。不過具體清掃效果還是要依賴廠商開發人員的算法,就目前而言,國內石頭和科沃斯算法較好。
除了規劃導航外,一條有效的行走路徑也是掃地機器人能夠打掃干凈地面至關重要的原因之一。不論是掃地機的定位還是構建地圖都是為行走路徑服務的。所謂機器人路徑規劃技術,就是機器人根據自身傳感器對環境的感知,自行規劃出一條安全的運行路線,同時能夠最高效地完成作業任務。
市面上較為常見的行走路徑有“弓”字形、“回”字形、斜線式以及隨機式清掃路徑。每個家庭的居家環境都不盡相同,所以導致掃地機器人行進的路線也不盡相同,大面積空曠區域弓字形清潔路線,復雜環境可曲線清潔,垃圾集中區域則可選擇前后反復清潔。
4、自清潔及維護
現在支持自動回洗的掃地機器人越來越多。其實很久之前,云鯨就已經開始支持自動回洗功能,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的需求,科沃斯、石頭、追覓、美的在自清潔功能上一直做著加法,自清潔功能成為了現如今選購掃地機器人關注的其中一個重點。
自動回洗跟進拖地的形式,基本為兩種形式:高速旋轉甩洗對應了旋轉拖布拖地、雙向刮洗的設計對應了平板拖布拖地。這也是一款產品價格上產生差距的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具有自動回洗功能的掃地機器人會配備全功能自清潔基站,有了它的幫助,就可以實現清潔維護中全程無人的自動化操作。
現如今市面上出現不少價格低至百元的掃地機器人,然而一臺入門級掃地機器人的核心零件包含激光雷達、驅動輪電機、吸塵電機、各種傳感器和控制主板,成本少說七八百,因此百元的掃地機器人通常來說在功能配置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買掃地機器人預算上不建議低于1000元。
常言道“一分價格一分貨”,一款掃地機器人的智能性越高就越能帶給我們更好的使用體驗,不過這也導致價格上偏高。如果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買一款高性價比高智能的掃地機器人無疑是最優選擇,像是科沃斯T10、石頭G10、追覓W10pro不僅掃拖效果優秀,還能做到自動集塵自動洗拖布,能大幅解放雙手。
轉自中關村在線
轉自中關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