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經濟”揚帆起航,奏響“開工”嘹亮樂章。發展是硬道理,經濟是硬實力。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必須把發展經濟當作重要工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我們要以發展保穩,以求進促穩。國家要富強,人民要幸福,時代要奔騰,“拼經濟”是硬核支撐。開局決定大局,起步決定征程。各地“拼”經濟精彩紛呈,“開工”集結號響徹神州大地。三亞市集中開工項目54個,南京市江寧區41個重大產業項目開工,上海市金山區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12個,河南發布《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政策措施》啟動100個左右百億級重大項目,等等。拼經濟貴在拼實體經濟,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堅持“項目為王”理念,緊扣“拼、闖、保、敢”四個字用勁使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拼出實體經濟的一片新天地。實體經濟是“牛鼻子”,實體經濟強勁,整個社會經濟澎湃。
“搶先機”爭先恐后,揮毫“創新”壯美畫卷。發展經濟要“拼”,更要“搶”,誰搶住了先機,誰就能抓住機遇,趁機騰飛,實現自身蝶變升華。浙江杭州近日發布《關于“搶先機、拼經濟”實現開門紅的實施意見》,義烏推出“留義過年”十大舉措,紹興出臺《2023年“開門穩、開門紅”支持企業穩崗留工十條》,上海鼓勵電商平臺和郵政快遞企業持續提供快遞、外賣服務并給予補貼,蘇州出臺“穩崗十條”,海南近期派出4個招才團隊,同時奔赴上海、武漢、長沙、成都等地,開展“百場萬崗•四城同辦”2023年校招活動,山西近日決定再次為特困救助供養對象發放“愛心消費券”,沈陽向在沈消費者發放1億元新春消費券,廣州向全社會陸續發放三輪共計2000萬元消費券。人力資源,事業人才,擴大消費,孕育先機。抓住先機,就能揮毫“創新”壯美畫卷,讓2023年經濟發展生機盎然。
消費回歸市場活躍,經濟動能恢宏強力綻放開門紅。元旦假期,多項數據顯示,我國消費活躍度正持續提升,消費市場復蘇向好。商務大數據最新監測,在“2023全國網上年貨節”帶動下,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全國網絡零售額812億元,同比增長11.6%;元旦假期,長線游迎來小高峰,出行平臺數據顯示,成都、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昆明等城市出發的預訂量超過去年同期,全國民宿預訂環比上月同期增長近兩倍。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元旦開啟“雙節”消費熱潮序幕,為實現經濟開門紅注入磅礴力量。
歷史長河波瀾壯闊,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創造了今天的中國。2023年,我們“拼經濟”揚帆起航,奏響嘹亮樂章創造新輝煌;“搶先機”爭先恐后,揮毫壯美畫卷,綻放奇跡驚艷。我們一定能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讓今日中國更精彩,明日中國更美好。(金羊網 文/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