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爽)1月13日,國家衛健委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癥病例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其中明確:部分未達重癥標準的患者可按重癥管理。對此,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胡洋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這種調整并不是基于緊急需要,而是出于人性化的考量,讓此前在首診中容易被忽視的65-80歲和青年人群得到更多的重視和及時的救治。”
高危人群不只有80歲以上老人,最終判斷以患者肺部表現為準
依據最新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癥病例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對于未達到重癥病例診斷標準,但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且有以下情況之一者,亦可按重癥病例管理:年齡>65歲、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合并較為嚴重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惡性腫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
胡洋告訴記者,無論是在醫生平時接診還是新聞報道中,大多數重癥患者的確都集中在80歲以上的人群,但65-80歲和青年人群的患者中其實也存在出現了“白肺”的案例。“可能他們一開始臟器表現都還可以,癥狀也不算很嚴重,但如果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和正確干預,就可能在治療中病情逐漸加重,甚至是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這次方案的調整我認為也是從觀念上給大家提個醒,讓這兩部分人群能夠有依據地獲得相應的一些醫療資源的傾斜。”胡洋說。
“方案給出的這些指標只是參考,而醫生在實際診斷中會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考量。”胡洋指出,“比如患者一開始就出現了大面積‘白肺’,那么即使他不屬于上面的任何一種情況,我們也會給予高度重視。患者的肺部表現是我們主要的一個判斷參考。”
2022年12月24日,北京中醫醫院綜合重癥監護室護士為患者護理。健康時報曹子豪攝
高危人群不只有80歲以上老人,最終判斷以患者肺部表現為準
依據最新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癥病例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對于未達到重癥病例診斷標準,但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且有以下情況之一者,亦可按重癥病例管理:年齡>65歲、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合并較為嚴重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惡性腫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
胡洋告訴記者,無論是在醫生平時接診還是新聞報道中,大多數重癥患者的確都集中在80歲以上的人群,但65-80歲和青年人群的患者中其實也存在出現了“白肺”的案例。“可能他們一開始臟器表現都還可以,癥狀也不算很嚴重,但如果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和正確干預,就可能在治療中病情逐漸加重,甚至是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這次方案的調整我認為也是從觀念上給大家提個醒,讓這兩部分人群能夠有依據地獲得相應的一些醫療資源的傾斜。”胡洋說。
“方案給出的這些指標只是參考,而醫生在實際診斷中會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考量。”胡洋指出,“比如患者一開始就出現了大面積‘白肺’,那么即使他不屬于上面的任何一種情況,我們也會給予高度重視。患者的肺部表現是我們主要的一個判斷參考。”
2022年12月24日,北京中醫醫院綜合重癥監護室護士為患者護理。健康時報曹子豪攝
調整后新增重癥管理人數不會激增,但仍需做好準備
相比于80歲以上人群的重癥患者比例,65-80歲和青年群體的重癥比例要低得多,因此胡洋判斷,方案調整之后并不會馬上就給醫院的重癥監護室和重癥病房帶來很大壓力。但醫院還是要做好加大重癥病房建設、騰出更多病房收治患者的準備。
“目前來看,全國的疫情高峰期并不是同步的。以我所在的上海來說,現在還處于高位運行中,因此在新的調整之下,我們就要做好充足準備,保證有空余的位置可以收納進這些新增的重癥管理患者。”胡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