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企業獲批生產
隨著甲流進入高發期,2月27日,流感“神藥”奧司他韋登上微博熱搜,奧司他韋的在售情況獲得了廣泛關注。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目前,奧司他韋在國內有30個批準文號,涉及東陽光藥等16家公司。
據了解,磷酸奧司他韋制劑已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臨床使用許可,并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作為治療流感病毒的基本藥物,該產品由美國吉里德公司(Gilead Sciences)開發,于2001年10月進入我國市場。
具體來看,東陽光藥及關聯公司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共有10個批準文號,占比達到1/3,此外,還有A股上市公司雙鷺藥業、華海藥業、博瑞醫藥子公司博瑞制藥(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瑞制藥”)等14家公司拿到了相關產品的批準文號。其中,雙鷺藥業系最新獲批的企業。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目前在售的奧司他韋產品中,銷量最高也是出現頻率最高的產品為東陽光藥生產的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其次,博瑞制藥旗下的美舒侖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羅氏制藥生產的達菲磷酸奧司他韋膠囊也有較多藥店在售。其中,羅氏制藥生產的達菲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為進口藥品,系最早進入我國市場的奧司他韋產品。
天眼查顯示,羅氏制藥由羅氏(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維藥業”)、ROCHE FINANCE LTD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65.1%、30%、4.9%,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其中三維藥業為A股上市公司上海醫藥的控股子公司。
此外,港股上市石藥集團旗下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華海藥業、諾泰生物等公司也有奧司他韋藥品在售。
值得一提的是,2月27日,部分相關個股股價出現了沖高回落。諸如,東陽光藥2月27日高開5.12%,盤中一度漲逾10%,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股價報7.54港元/股,下跌1.05%。此外,截至記者發稿,諾泰生物漲3.38%、博瑞醫藥漲1.29%、華海藥業跌1.02%。
龍頭企業銷量連降
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顆??杀凰阉鞯降念l率最高背后,是東陽光藥較高的市占率。據悉,東陽光藥在奧司他韋市場曾創下年銷售額達60億元的神話,一度占據國內90%的市場份額。不過,近年來,東陽光藥奧司他韋產品銷量不斷下降,公司業績也出現了虧損。
隨著民眾防護意識的增強導致流感發病率下降,東陽光藥的奧司他韋銷量前兩年劇降。拳頭產品的銷量下降讓公司整體業績承壓,除2020-2021年連續兩年營收下降外,2021年更是出現了歷史首虧。
2020-2021年,國內人口流動降低,流感處于低流行狀態,奧司他韋銷量出現大幅下跌。2020年,東陽光藥奧司他韋銷售額大幅下滑至20.68億元;2021年銷售額僅有5.55億元,同比下滑七成,銷售額已不及2019年的1/10。受拳頭產品銷量影響,東陽光藥2020年的營收同比下滑六成至23.48億元;凈利也同比下滑近六成至8.39億元;2021年,東陽光藥營收同比下滑61.08%至9.41億元,虧損5.88億元,由盈轉虧。
從整體市場來看,奧司他韋的市場規模也在萎縮。中康數據顯示,2021年,奧司他韋品類在藥品零售市場和等級醫院的銷售額較2020年同比分別下降71.77%和54.95%。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表示,東陽光藥的業績困境,是受到了過于依賴單一產品的影響,如果公司長期依賴一款產品而不拓展其他產品線,其應對市場的風險會更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奧司他韋銷量下降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供需關系。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表示,由于奧司他韋銷售規模呈連年大幅下滑之勢,相關藥企對奧司他韋的生產和儲備也就隨之大幅減少,流感擴散傳播時,加上少部分人哄搶、囤積居奇,藥品容易供應緊張。
針對奧司他韋斷貨、產能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東陽光藥董秘辦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對方未予以回復。據《三峽日報》2022年12月報道,東陽光藥從2022年6月起,就開始了奧司他韋原材料的采購儲備工作,目前生產原材料充足,能夠保證生產需要。
而針對奧司他韋市場競爭格局,鄧之東表示,短期內,東陽光藥的市場領先優勢還將繼續保持,不過,隨著奧司他韋藥品獲批企業的增多,未來市場供應格局會逐步向多元化發展。
創仿內外夾擊
此前,因奧司他韋原料藥合成的繁雜以及市場并不大,鮮有國內藥企布局奧司他韋這一品種。近年來,奧司他韋仿制藥賽道迎來了越來越多的競爭者。
目前,國內已有齊魯制藥、石藥集團、科倫藥業、成都倍特藥業以及博瑞醫藥等多家藥企的奧司他韋膠囊獲批。在劑型上,奧司他韋干混懸劑更適合兒童等吞咽困難人群,尤其對于1歲以內需要公斤體重用藥的嬰幼兒可實現精準給藥。目前也有多款產品獲批,包括進口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上市許可人為Hetero Labs Limited,申報單位為深圳貝美藥業)。2020年3月,成都倍特藥業拿下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首仿。2022年6月,博瑞制藥的奧司他韋干混懸劑也獲批上市。此外還有10余家企業提交了該劑型的上市申請。
流感創新藥方面,據藥融云數據,目前國內在研的流感新藥還有珍寶島藥業/廣州市恒諾康醫藥的注射用HNC042、青峰醫藥/銀杏樹的GP681、太景醫藥研發(北京)有限公司核酸內切酶抑制劑TG-1000、征祥醫藥的抗流感新藥ZX-7101A、安帝康生物的ADC189以及中國藥科大學抗病毒1類新藥黃芩素(天然藥物衍生)等。
另外,在應對流感方面,藥物并非唯一的手段。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在2月2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流感每年都呈季節性流行,大多屬于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會因肺炎或其他并發癥發展成重癥病例,主要涉及老人、兒童、孕產婦及患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群。預防流感的措施主要包括接種疫苗、戴口罩、常洗手、做好通風以及減少人員聚集。
biotech創新藥醫學顧問曹博曾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不論是對于東陽光藥還是對于其他企業,創新始終是一家公司能夠持續維持的重要因素。因此,東陽光藥應該借著以前在各自管線的布局,積極地尋找一些外部合作的機會,在聯合治療上有一定的創新性,才能使自己的產品和公司立于不敗之地。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 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