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頭科創中心施工現場眼下,黃石灣海洋經濟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原本了無生機的鹽堿灘涂正向精致舒美的現代海洋產業新城加速嬗變。未來這里將匯聚各類創新要素,建立協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打造海洋新興產業的策源地和全省經略海洋的排頭兵。向海圖強春潮涌,黃石灣海洋經濟區位于潮水片區臨海區域、煙臺黃渤海新區起步區,總規劃面積25.21平方公里,是新區瞄準“海洋創新策源地、海洋經濟示范區、海洋文旅新地標”定位,堅持產城融合、陸海并進,傾力打造的“精致舒美的現代海洋產業新城”。
黃石灣海洋經濟區局部規劃圖“經濟區系統布局海頭科創中心、種業總部研發基地、海洋生物科創園、海工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園等功能載體,建設集總部研發、科技創新、產業承載、金融支撐于一體的高能級產業平臺。”黃渤海新區海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統籌規劃創客公社、專家公寓等高品質綜合配套和公共服務體系,立體化塑造“三縱一橫”、藍綠交織、通山達海的城市生態廊道,充分滿足城市人群工作生活、商務社交、教育醫療等全方位需求。新的產業園區拔地而起,高科技“智囊團”集聚,勢必拉起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為充分發揮新區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推進空間規劃與產業架構“齊步走”,新區通過著力構建“132”產業體系,提高黃石灣海洋經濟區空間資源綜合利用效益。即做大做強現代漁業,重點培育海洋生物產業、海工裝備制造業、海洋教育科研產業三大新興產業,著力發展涉海金融商事、海洋文旅兩大特色產業,以更精準的空間資源安排支撐高質量產業發展。
開局決定全局,今年黃石灣海洋經濟區將咬定目標,打出起步發展“組合拳”,打贏開局起勢“第一仗”。年內強力推進總投資45億元、建設體量62萬平方米的3個項目開工建設。包括一所海洋類本科院校黃渤海校區項目,建成后入駐中英、中澳國際學院、海洋學院等;海水魚活體資源庫打造集種業保護、生物繁育、技術創新于一體的科普教育基地;經海漁業陸海接力創新中心將成為漁業走向深遠海的動能加速器。年底前,竣工投用總投資9.7億元、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的海頭科創中心。“首期簽約入駐國內一流團隊領銜的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研究院等20個項目,打造引領黃石灣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該負責人說。與此同時,8個項目同步謀劃推進,具體為啟動1個三產融合海洋牧場,開工1座深遠海智能網箱,加快1個漁業總部、1所海洋院校、2個現代海洋(生物、裝備)產業園區、3個高端海工項目洽談,力爭年內簽約落地。
海洋類本科院校黃渤海校區項目規劃圖“我們將突出創新驅動、產業引領、人才集聚三大主攻方向,聚力打造海洋功能完備、海洋產業體系完善、海洋創新要素集聚、海洋生態環境優美的‘黃石海灣勝境、海洋經濟新城’。”該負責人表示,按照既定路線圖,力爭到2025年,完成5平方公里開發,導入不少于3萬常住人口,投用不少于20萬平方米總部辦公和創新載體,引進不低于10個國家級科研機構,落地開工不少于10個產業項目。預計到2030年,“132”產業體系骨架基本成型;到2035年,開發面積超過15平方公里,“精致舒美的現代海洋產業新城”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