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隅匯星苑小區里,停車位外沿路停放的車輛不在少數。

金隅匯星苑小區內,部分車輛仍擠占著消防通道。
業主停車“眼巴巴”
金隅匯星苑小區里有個怪現象,非早晚高峰時段,樓院里空著一些停車位,可很多車輛偏偏占路,甚至擠占消防通道停車。一旦被投訴,車主很委屈:“誰沒有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總不能一天都盯著挪車的事兒吧。”
入了夜,再看看小區的停車情況,車主的委屈就好理解了。此時小區里的車輛“滿坑滿谷”,想找個空位實在不易。業主劉先生說,有一次他下了夜班,已經很疲憊,開著車在小區里轉了幾個圈,都沒找到停車位,一怒之下決定當晚不回家了。遇到這種情況,更多人選擇把車暫停在路邊或者停車位設置相對密集的區域。小區物業對這種情況做過專門調查統計,發現夜間未停進車位的車輛最多時達到七八十輛。
有業主說,在路邊臨時停車,本意是待停車位空出來,自己再把車挪進去,可什么時候能輪到挪車不好說,“運氣差的時候,發現那幾個‘目標’車位里,車已經換了一茬兒,我還是沒逮著機會。”
記者從小區物業了解到,金隅匯星苑小區的地面停車位數量為330個,小區停車位與業主實際車輛的數量配比大致是一比二,目前等待辦理停車證的排號已經到132號。業主告訴記者,有的人家里有兩輛車,也只是其中一輛有停車資格,要是兩輛車都在小區里,那另一輛就得當臨時停車算。
走訪中記者發現,對于停車難題,廣大業主并未完全歸咎于停車資源的緊張,而更多把矛頭指向了外部車輛。業主劉先生說,在小區內部停車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外部車輛管不住才讓問題雪上加霜。“占著車位的很多是來去時間不定的外部車輛,我們沒法估算什么時候去挪車合適。要說白天把閑置停車位利用起來,讓外部車輛臨時占用可以創造一些公共收益,大家可以理解,但是現在24小時進出不斷、甚至隔夜不走的外部車輛真是讓人頭疼。”
外部車輛“烏泱泱”
“我們見過卡車、貨車,甚至連房車都往我們小區里鉆。”劉先生帶著記者在小區里轉了轉,并指認了一些非本小區車輛。劉先生說,外部車輛擋不住已經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尤其在早高峰及晚間時段,外部車輛蜂擁而至,和居民一起搶停車位。“看看周邊,我們這里臨停價格最低,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一小時5毛錢,這是金隅匯星苑小區目前的臨時停車價格。走訪周邊,商務樓宇不少,停車需求旺盛,可周遭的公共停車場利用率不算高,空位不少。記者隨機詢問了一家公共停車場的停車價格,每小時8塊錢,這和金隅匯星苑小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財滿街是周邊辦公樓比較集中的區域,這里距離金隅匯星苑小區的直線距離不足500米。周邊一些小區已經開始對外部車輛嚴控,以最大限度保障本小區居民的停車利益,但金隅匯星苑小區的居民說,他們這個小區仍對外部車輛“不設防”。
“早在2019年至2020年的時候,我們也想過能不能利用價格杠桿來保護好業主的利益,但是最終計劃沒實現。”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小區對外部車輛臨時停車的收費標準,仍沿用了2009年市發改委相關要求當中的指導價格,沒有變動過。在停車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物業根據廣大業主意見,向相關部門提出過調整停車費價格的申請。“但當時的報送材料比較簡單,只是提供了業主的車號、房門號等簡單信息,2020年報送的時候才知道已經不符合新的物業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所以沒有獲批。后來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后續的工作計劃被打亂,尤其是涉及入戶統計詳細資料等環節操作比較困難,停車管理的問題才暫時擱置了。”
協商:目前很難“一刀切”
2月24日,由社區搭建共商平臺,金隅匯星苑小區業主代表與物業工作人員集中討論了停車難題,尤其是如何控制外部車輛擠占車位的問題。討論發現,各方目標一致,但涉及具體操作細節,站在各自立場,意見仍有分歧。其中的焦點問題是,小區的停車管理目前是否適合“一刀切”。
業主代表認為,當下嚴控外部車輛進入小區是緩解停車難題的關鍵。對此物業工作人員解釋說,小區地面停車位與實際停車需求本就不匹配,正在排號等待辦證的車輛又超過百輛,沒有停車證的車輛目前均視作臨停車輛。如果“一刀切”,這部分車輛就沒法再停進小區,部分業主的利益會受到更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小區面積較大,很多年齡較大或腿腳不便的老人乘坐網約車時,希望讓車停到自己家門前而非止步于小區門口,所以很難不讓這些網約車進。
針對物業的解釋,業主代表并不完全認可。有業主代表說,在小區的停車管理上,業主的車即便暫時沒法辦理停車證,也可以通過登記的方式與純粹的外部車輛區別對待;而網約車進入小區的問題也并非無解,只要限制進出時間即可。“進來接送老人當然沒問題,但是不能一進來就停一天吧?”
經過幾個回合的商討,各方也得出了新結論:目前業主代表的部分建議具有可操作性,但能否實行仍需要全體業主表決意見;另一方面,小區包括門禁抬桿等一系列停車管理相關的設備設施、系統仍有待升級,目前系統無法適應更精細的管理。業主意見會成為下一步小區停車管理辦法提升、系統改造的重要依據。
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3月份,與停車管理相關的措施主要有兩件,其一是物業會把2022年包括小區停車收益等物業各項收支明細公示,讓廣大業主對小區的停車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打消疑慮;其二是從3月1日起,物業開始對小區目前的停車情況展開新一輪的摸排,并征集廣大業主意見,通過錯時停車、“家庭組”等各類辦法,盡最大可能解決業主的停車難題,利用好小區的停車資源。
(原標題:搶位的日子啥時是個頭)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景一鳴 文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