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消費正在復蘇,迫切需要新增強力抓手,使相關產業回歸甚至超越既有水平,為全社會經濟發展注入‘強心針’。”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建議,用好直播等線上媒介,培育“線上+線下”新型非遺文化消費,為文旅發展增添強勁動能。
“我們看到,隨著網絡直播成為促進文旅消費的重要工具,許多非遺從業者選擇在直播間推廣表演類、手工藝非遺。”張頤武說,以抖音平臺為例,過去一年非遺項目直播場次同比增長642%,獲打賞支持的非遺主播人數同比增長427%,瀕危非遺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60%。
“例如近來頗受年輕人推崇的‘圍爐烤茶’,便源于云南非遺‘火塘烤茶’,若無前者在直播、短視頻中的走紅,后者或將繼續寂寂無聞下去。”張頤武說,非遺是促進文旅發展的重要資源,全國數千個非遺項目中,不乏適于現代的風雅文化或生活方式,“國風”“國潮”興起,大眾文旅消費需求日趨個性化、定制化。
張頤武建議,要用好優質文旅類主播等“互聯網+”人才,為非遺傳播“納新”,應鼓勵各地文旅部門與文旅類主播人才合作,為當地特色非遺項目“引流”“獲客”。對于能力較強的非遺主播,相關部門可邀請其與同非遺項目的權威傳承人結成一年制及以上對子,在技藝修行、非遺傳播等方面共同開展活動。
張頤武還建議,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應支持、鼓勵各地非遺傳承人參與網絡直播培訓,用直播打賞、電商等工具為非遺創造經濟效益,定期開展“非遺知識直播周”等集中宣傳活動,進入文化傳承與增收致富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對于在直播間獲得顯著傳播效果的傳承人,應在國家層面設立“年度非遺傳播者”類獎項予以獎勵。讓小眾非遺通過新媒介走入年輕人的視野,成為促進文旅振興“強心針”。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穎 武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