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劉陽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曹洋 通訊員 吳萍 張相愉
近日,“上交叉綜合征是什么”的話題沖上網絡熱搜,網友對照后發現,話題中提及的圓肩、駝背、含胸、頭前傾、脖子緊等癥狀幾乎個個都有,直呼中招。
4月5日,武漢專家表示,上交叉綜合征并非新詞,指的是頸、肩、背等部位肌肉失衡的典型表現,嚴重時可壓迫頸部神經根或椎動脈,一定要盡早干預。
女子長期伏案患上“上交叉綜合征”
24歲的王女士(化姓)是一名上班族,每天長時間對著電腦,經常覺得渾身酸痛。近來王女士感覺癥狀加重,尤其是肩背部痛感嚴重,有時還會感覺到胸悶、心慌。剛開始她還在強忍,到后來睡覺時已無法平臥,只能側睡緩解疼痛。
因實在無法忍受疼痛,王女士來到武漢市東湖醫院就診。該院康復科主管治療師李秋菊檢查發現,王女士有點駝背、頭前傾,直立時身體明顯前屈,頸肩部肌肉壓痛也很明顯。經診斷,王女士是典型的上交叉綜合征,住院期間對癥進行康復理療,兩周后癥狀明顯緩解。
王女士上網搜索,很多網友和她一樣都患有上交叉綜合征。李秋菊介紹,“上交叉綜合征”是指人頸前側肌群緊張,頸后側肌群肌力減弱,導致受力不均,出現頸肩部生物力學改變,導致駝背、頸椎病、神經壓迫等一系列病理綜合征。長此以往,人的體態會發生改變,典型的就是圓肩、含胸、頭向前伸等。
“頭前傾、圓肩駝背,從而導致頸椎生理曲度改變,導致神經根型頸椎病、肩周炎,引起頭暈、頭痛、頸肩部及上肢麻木等一系列癥狀。”李秋菊表示,患者會精神不濟、頭暈目眩等,更嚴重的還會導致胸廓畸形、內臟壓力改變、膈肌活動受限等,影響正常生理功能。
盡早預防治療可避免頸椎受牽連
“上交叉綜合征是因姿態不良或錯誤運動,導致頸項部周圍肌肉的失衡,相當于是頸椎病的早期階段。”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同濟天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張善綱表示,早期脖子酸痛可能是上交叉綜合征,但時間久了可能會導致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因此,如出現頸肩部不適,或有胸悶、心慌或呼吸不暢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排查。
如何預防和治療?李秋菊建議,市民可通過康復訓練來調節和糾正不良姿勢,強化肌肉力量,拉伸放松緊張的肌肉。此外,平時要養成良好的坐姿,保持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減少伏案工作時間,少刷手機,注意放松;久坐后要起身活動,抬頭挺胸、放松頸椎;每日保持運動,對相對弱側的肌肉進行抗阻力訓練,增強背部肌肉力量。
張善綱強調,一般來說,上交叉綜合征通過針對性的功能訓練,是可以逆轉的。如姿勢訓練:下頜微收、肩部打開、挺胸收腹;擴胸訓練:適度的擴胸拉伸,并適當按摩和放松后頸部。此外,應多到戶外運動,保持全身肌肉力量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