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海強”輪正在進行鐵礦石裝載作業。
11日下午,鐵礦石船“金海強”輪靠泊莆田東吳港區羅嶼作業區10號泊位。在這里,該輪將完成7.2萬噸鐵礦石裝載作業,并于13日離港前往臺灣高雄港。自羅嶼作業區啟動對臺鐵礦石中轉業務以來,已有456艘次兩岸直航船舶安全進出港區,對臺鐵礦石中轉量累計達1164.2萬噸。
2019年7月,東吳港區羅嶼作業區與臺灣高雄港實現鐵礦石中轉業務首航,莆田口岸也成為大陸東南沿海首個對臺開展鐵礦石海上直航和大陸首個對臺鋼企開展鐵礦石保稅業務的口岸。近年來,羅嶼作業區與臺灣鋼鐵企業的合作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業務內容逐步覆蓋至鋼鐵企業自購鐵礦石、淡水河谷鐵礦石混配礦產品,原礦、冶金煤等產品保稅中轉以及冶金煤出口等。
據了解,目前,羅嶼作業區已開通直航臺灣臺中港、臺灣高雄港兩條貨運航線,單向航程約10~12小時,基本實現對臺鐵礦石的“朝發夕至”。
“對臺鐵礦石中轉,一般每周開通兩到三個航次。”羅嶼港口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冬坤說,羅嶼作業區對臺鐵礦石吞吐量連續3年蟬聯大陸第一,已成為臺灣鋼鐵行業在大陸的鐵礦石最佳中轉港口和儲運基地,不僅為臺灣鋼鐵企業生產提供更多便利,也促進了兩岸商貿發展。(記者 陳盛鐘 通訊員 傅學寧 林曉雄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