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了!”木乃約熱在朋友圈發了這3個字,配圖是他已經被北京大學錄取的截圖。

木乃約熱被北大錄取
木乃約熱是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中學的一名彝族學生,今年以681分的高考成績,被北京大學工科實驗班錄取。他也成為甘洛建縣以來,在本地就讀考上北京大學的第一人。
“雖然當時只發了3個字,但內心還是非常激動的,我的夢想終于實現了!”7月19日,木乃約熱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他從7月13日晚就開始查詢錄取結果,一直到7月15日下午,終于查到了錄取信息。他家在農村,在得知被錄取前,他還在地里幫著扯豆子、打豬草。
出生農村彝族家庭 學習刻苦
錄取結果出來前 還在干農活
木乃約熱出生在甘洛縣一個普通的彝族農村家庭,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務農,家中條件并不寬裕,再加上孩子多,而且都在讀書,家庭經濟壓力較大。

木乃約熱一家人

木乃約熱和哥哥、妹妹合影
“小時候不懂事,整天就知道玩,后來年齡大點了,才開始有了認真學習的意識。”木乃約熱說,剛在村里上小學時,他很不喜歡讀書,甚至有些厭學,“這里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雖然他們都沒有怎么讀過書,但深知學習和知識的重要,一直努力供我們幾個孩子上學。”
初中時,木乃約熱處于一個“不斷追趕”的狀態。他意識到自己的英語成績是短板,就去努力縮小和優秀同學之間的差距。他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在冬天的早上,他很早就起床去校園中背誦英語單詞,有很多次坐在路燈下直接睡著了。在這樣的努力下,他的英語成績進步明顯。
進入高中后,木乃約熱的目標更加明確: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很多事情都是盡力而為,以此來達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印象最深的,還有那一個個高三的周末,獨自一人在教室艱苦奮斗的下午和傍晚。”
懂事的木乃約熱,在學校努力學習,每次回到家,也總會主動幫著家里干農活。在被錄取之前,他還在幫著扯豆子、割豬草、除草,“農村娃兒嘛,從小就要干這些。”

木乃約熱在干農活
分享學習心得:少玩電子產品
目前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的哥哥阿木克熱,一直是木乃約熱的學習榜樣。他回憶,從小學后期開始,他的學習有了進步,再加上哥哥的幫助,他逐漸有了清晰的奮斗目標。
“我哥哥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不知道是緣分還是巧合,他是2021年高考,我們的成績僅有一分之差。”木乃約熱說,在哥哥的引導下,小學畢業后,他順利考入甘洛中學初中部。
今年高考,木乃約熱語文123分、數學127分、英語140分、理綜271分,加上民族地區加分20分,總分為681分。

在學校學習的木乃約熱
“現在回首整個小學中學生涯,感覺自己這些年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一切都值得了!”在確認被北京大學錄取之后,木乃約熱激動得哭了。這兩天,他也成了甘洛縣的名人,不少市民和網友紛紛給他點贊,送上祝福。
在木乃約熱看來,自己的理想終于得以實現,一方面,覺得自己這么多年來的付出和努力是值得的,曾經經歷過的痛苦,在這一刻都化為欣喜的淚水;另一方面,是沒有辜負家人、老師和同學的期望,特別是含辛茹苦的父母,他想對父母說一聲,謝謝你們。
在采訪中,木乃約熱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學習心得,他建議,學弟學妹們可以盡量做到這些標準——
第一,要少接觸電子產品,用手機、電腦的時間要控制好,千萬不能沉溺其中,不然會極其容易影響學習。第二,要對自己的不足之處積極改正,特別是偏科的學生,要抽出更多的時間去提升劣勢科目。第三,要有整理錯題的習慣,特別是對于數理化生之類的錯題,整理錯題會大有裨益。第四,要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兼顧學習和身體鍛煉,做到勞逸結合。此外,平時,也要和同學、老師、家人多交流,共同解決在生活中、學習上遇到的一些問題。
創造歷史的背后
是當地教育的改變
今年,甘洛縣高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本科上線463人,本科上線率為44.15%,同比增加89人。其中,本土培養的學生本科上線377人,同比增加55人;一本上線47人,同比增加28人。理科最高分681分和文科最高分587分,均是本土培養學生。
據介紹,近年來,甘洛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集中研究解決教育上的問題和困難。縣級部門、鄉鎮主動投入到項目建設、控輟保學、均衡發展等教育工作中。縣上還設立了800萬元教育教學質量獎,出臺了《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1+8+2”實施方案》,明確“普惠學前、抓好小學、做強初中、提升高中、優化職教、規范民辦”發展目標,出臺全員閱讀、輔導員待遇能力素質雙提升、師資賦能提質等一系列硬核措施。
“組團式”幫扶、四川大學等幫扶資源,以及來自綿竹、奉化等地的教育名師和教育理念、辦學方法,對當地提升學校管理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也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