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李春煒報道:廣州海珠再次交出靚麗“數字”答卷。7月19日上午,2023第二十二屆中國互聯網大會數字政府論壇在北京舉辦。海珠區政務數據局申報的《“四網融合”打造數字政府建設新圖景》案例,在全國百余個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數字政府業務場景先鋒實踐》典型案例,成為全國十五強,也是廣州市唯一上榜案例。
會上,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科研事業單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匯編整理的《數字政府藍皮報告——業務場景視圖與先鋒實踐(2023年)》正式發布,海珠區《“四網融合”打造數字政府建設新圖景》案例獲高度評價。
相關負責人介紹,正在全力打造海珠數字政府2.0模式,建設“云、數、網、端、視”一體融合的政府運行基礎設施支撐。在此基礎上,通過一網通辦、一網協同、一網統管、一網共享的“四網融合”打通“數字應用”全場景,推動數字化服務更精細。
據介紹,該案例電腦端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建設信息復用、材料復用、電子簽名、雙向快遞等功能應用,在全市率先推出500項政務事項“線上灣區通辦”,1200多項政務事項實現“全流程網辦”。
該區還以“一張網”理念打通區屬各部門辦公應用業務流程,建設數字化協同辦公平臺,集成16大主題功能,上線近280個業務流程,形成全區公務人員的統一工作門戶,實現全區黨政機關辦公的平臺化、標準化、協作化。
海珠區還大膽運用數字孿生技術,把廣州塔景區復制到“元宇宙”,打造全市首個智慧城市數字孿生平臺——廣州塔景區智能化管理平臺,建立1972項景區體征指標,對景區內大到地標建筑物,小到城市設施部件,進行全面1:1的3D數字還原。結合人工智能算法引擎的構建,建立人流承載、交通擁堵、氣象等預測預警機制,對城市管理“六亂”及高頻不文明行為等智能識別,實現城市運行“一屏感知”、指令“一鍵觸達”。
“數字海珠一張圖”智慧化平臺建設,將“人、地、物、組織”等基礎數據高效落圖,以“底圖+底數+應用”,做到了“數據治理”向“數圖治理”的全面提升。
在規范制度方面,海珠區出臺了全國首份區縣級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組建起以常務副區長為區首席數據官的“兩官一員”數據官隊伍,提出數據治理新模式,全方位提高數據運營能力。
海珠區政務數據局介紹,下一步將繼續圍繞數字中國戰略部署,把“大數據”能力作為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基礎支撐,緊扣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和城中村綜合改造兩項中心工作任務,持續深化數字政府2.0建設,增強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更好激發數字經濟活力,營造良好數字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