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規格更高 已向14個國家外賓發送邀請函
今年的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共同承辦,大會以“智匯中德·融通發展”為主題,合作內容擴展至中德歐人才引進、技術交流、產業對接、園區合作、企業投資等多個領域,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通過全網向世界同步直播,傾力打造一場集對外合作、成果展示、宣傳推廣于一體的高水平國際盛會。
本屆大會廣泛邀請了歐洲等國嘉賓參會,向德國、英國、法國等14個國家外賓發送邀請函。截至目前,已確定將有外國前政要、駐華使節、國際組織負責人、企業代表、知名學者以及工信部、外國在華企業、國內知名企業的負責人等共計350名嘉賓出席大會。
本次大會整體上為“1+N”的形式。“1”,即是開幕式。屆時將為雙方中小企業、創意設計等領域合作機構揭牌,現場發布中德(歐)相關合作規劃,并舉行重大投資合作項目、鏈主與中小企業合作項目簽約儀式,落地一批引領型合作成果。“N”,即是主場活動。包括中德(歐)合作系列主題展、主旨演講和圓桌會議。其中,主題展包括中德合作歷史展、高新優品展、保稅甄選展、意大利手工業展等板塊。主旨演講將邀請德國“隱形冠軍之父”赫爾曼·西蒙(線上)、上海德國中心負責人等4位嘉賓作主旨演講。圓桌會議將組織“國際智能傳感器與物聯網發展”“城市與工業領域的雙碳建設”“歐盟中小企業推介”等3場主題會議。
另外,還將于9月21日晚上,在超然樓前舉行魯錦風尚展,通過燈光秀、T臺秀等形式,宣傳推廣魯錦文化和魯錦技藝。同時,還將于9月22日至10月7日,在大明湖北廣場開展魯錦展銷活動,幫助更多魯錦品牌和產品走向市場、走進消費者。
累計簽約項目105個 協議總投資額近480億元
山東是開放大省,是中德歐交流合作的重要參與省份。2022年,山東對歐出口總值超過2400億元,其中對德出口465億元,歐盟成為我省第三大貿易伙伴,德國更是山東在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山東與德歐產業的互補性強,這也是雙方深化合作的基礎和前提。本次大會累計參會企業超過2680家,簽約項目105個,協議總投資額近480億元。
為及時掌握最新情況,近期主動對接各市,征集與德歐已達成合作或計劃簽約的重點項目,點對點調度產業鏈重點企業與德歐合作情況,目前共梳理合作項目94個,總投資344.7億元。其中,產業鏈配套合作項目25個,主要集中在綠色低碳、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前沿領域,這些高質量的合作項目將成為引領推動雙方產業合作的重要動能。
在下步工作中,山東省工信廳將以這些重點項目為突破口,持續用好“一對一”聯系服務機制,省市縣靠上幫包、跟蹤服務,著力發揮要素資源保障十條措施等政策撬動作用,加快推動項目建設落地,確保盡快形成增量。同時,緊盯“十強”產業,特別是“新三樣”領域,聯合策劃更多具有牽引力的大項目好項目,為雙方長遠合作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獲批6年 已落地企業1300余家
2017年5月,濟南高新區臨空經濟區成為工信部在北方批復設立的首個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發布會上,濟南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任廣鋒介紹,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獲批6年以來,積極探索中德中小企業產業合作新模式、新途徑、新舉措,合作區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產值由76.9億元、41億元分別增長至219億元、117.16億元,實現了3倍左右增長。
如今,合作區已建成總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的中歐制造國際企業港、中歐智造港、中德創新中心、中德合作產業園等4個“園中園”,“中歐裝備制造小鎮”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評為全國首批特色小鎮。目前,合作區已落地企業1300余家,集聚外資企業53家,規上企業130家,用工5萬人,德國博世、大陸電子、福士汽車、漢格斯特、博馬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蓬勃發展,AAT、PST等企業紛至沓來,17個世界500強項目、23個中國500強項目落地建設,合作區逐漸成長為制造業國際合作樣板區。
未來,濟南高新區將加快把合作區打造成為國家級中德(歐)合作戰略平臺、產業雙向聯動引領區、創新合作先行示范區和城市友好交流典范區,為全省乃至全國樹立中德(歐)全面創新合作的示范標桿。
原標題:大咖云集 質量更高 形式更新 2023中德(歐)中小企業交流合作大會9月21日22日在濟舉辦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作者:張靜 責任編輯:李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