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近年來,山東省堅持水文化建設與治水實踐相結合,推進水工程與水文化有機結合。截至目前,已建成國家級水情教育基地5處、省級節水宣傳教育基地24處、節水型高校76所,將節水宣傳教育打造成山東水情教育的一大特色。
《綱要》提出,今后三年水文化建設要努力實現“十個一”目標:即制定一個規劃,設計謀劃未來三年山東水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實現路徑;完成一次調查,全面開展遺產調查,摸清全省水利遺產家底;搭建一個平臺,上線水利遺產數字平臺,新媒體展示、數字化呈現;認定一批遺產,通過國家級、省級認定的形式,促進各地加強水利遺產保護傳承;出版一批叢書,整理遺產調查成果、編寫水利史志,匯編系列叢書;形成一批成果,初步形成具有山東特色、時代特征的研究成果;建成一批展館,優化水文化場館設施建設布局,建設覆蓋全省、布局合理的水文化展陳場館場所;創建一批標桿,做好水工程與水文化有機融合,選樹一批水利工程與文化融合標桿工程;打造一批品牌,打造“水潤山東”“水美山東”“水興山東”等水文化品牌活動;建設一支隊伍,加強培訓,外引內聯,打造一支專兼職水文化工作隊伍。
同時,《綱要》明確了水文化建設5項主要任務,包括加強水利遺產保護與利用、開展學術研究與交流、建立水文化教育與傳承體系、加強水文化傳播與弘揚、推動水文化與治水實踐相融合。
在水利遺產保護與利用方面,全省將深入挖掘人民治水實踐中形成的水文化資源,進行全域水利遺產調查,利用水利遺產的資源優勢和特色優勢,以黃河、大運河、引調水灌溉工程等為重點,精心謀劃一批遺產保護標志性工程,將這些遺址古跡串珠成鏈,打造獨具特色的地方水文化品牌。
致力于推動水文化與治水實踐相融合,全省將在水利工程建設各環節中融入文化元素,對已建工程,挖掘歷史、科技、管理、藝術等文化價值,重點收集整理工程建設歷史資料、實物以及人物故事素材,配建、擴建或提升相應展示場所。對在建與新建水利工程,要在規劃設計環節統籌考慮水文化元素,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品位。(魯水宣 葛紅普)
來源中工網 作者:魯水宣 葛紅普 責任編輯:明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