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2024南京長江民樂匯第二場演出《當絲竹遇見管樂》在南京國際青年文化公園江邊草坪開演。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董家訓 攝
端午佳節,揚子江畔,樂聲悠揚,文化交融。6月10日晚,2024南京長江民樂匯第二場演出《當絲竹遇見管樂》在南京國際青年文化公園江邊草坪開演,來自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六大頂尖民樂團,用經典民樂陪伴觀眾共同度過“我們的節日”。
伴隨著包頭市藝術劇院民族樂團帶來的民樂合奏《大帳慶典》氣勢磅礴的旋律,整場演出正式拉開帷幕。蒙古族傳統樂器馬頭琴、四胡、火布斯、鹿頭琴與揚琴、三弦、竹笛等民族樂器巧妙融合,獨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增添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嫻熟的技法和濃厚的情感讓現場觀眾深深沉醉。飄著地道“醋熘風味”的山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帶著吹打樂《大得勝》登場。《大得勝》是一部大型民間吹打樂組曲,由《將軍令》等五首曲牌連綴而成,表現古代出征將士凱旋的威武、軍民歡騰的恢宏場面。隨后,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和陜西民族樂團也帶來了精彩的表演,民樂合奏《秦韻》、二胡齊奏《迷胡調》、竹笛二重奏《跑旱船》陸續上演。
黃河之水,九曲迂回。悠揚的民樂沿著滾滾黃河水來到河南。舞臺上,大地萬物之生靈,祖先工匠之精神,闔家團圓之聲音,如同消散的歷史碎片,聚合在初夏揚子江畔。河南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們仿佛站在中原大地上,用音符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琵琶、古箏、二胡、嗩吶、曲笛等民族樂器交織奏響,《中州韻》《紅旗渠水繞太行》等曲目娓娓道來,一首首奮進而張揚的樂章愈發讓觀眾內心激蕩萬千。
當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的魯西南鼓吹樂《拉呱》奏響時,音樂會被推向一個高潮。樂曲旋律熱烈、歡快,富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和濃厚的地方色彩。嗩吶時分時合,穿插自如,對應緊湊。鑼鼓聲中奏響的齊風魯韻,展現出春秋農桑的豐年景象,演繹了一幅祖國繁榮、家庭和美的農家畫卷。緊接著,竽齊鳴,樂放歌,錦歌韻,飄然起,《千秋和鳴》表達了人們對源遠流長的齊魯文化的崇敬。
江風徐徐,美景醉人,民樂如詩。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奏起《春江花月夜》,曼妙的音符將人們帶回江南水鄉的柔美與恬靜。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的雅韻風姿。全曲就像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江南絲竹優美婉轉,北方吹管壯麗豪放,兩種音樂風格相映成趣,為音樂表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促進不同地域文化之間的相互認知和理解,進一步推動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更是一次跨越地域與文化的“江河對話”。演出最后,來自江蘇、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和內蒙古的六大頂尖樂團首次攜手,以民族音樂為紐帶,共同演奏了《花好月圓》,用民樂帶領觀眾在絲竹管弦聲中領略大好河山。
以樂為媒,以律會友。6月11日晚,2024南京長江民樂匯將迎來第三場演出《揚子風華》。來自青海、四川、湖北、安徽、江蘇的音樂家,將在長江岸邊奏響《揚子風華》。記者 邢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