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植物免疫機制新發現:有助提供育種靶標和生物農藥
2024-11-08 11:45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輯:楊玉國
北京時間11月8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不同團隊的兩項科研成果。這兩項科研成果共同揭示了一個植物免疫激活新機制,有望為植物病害防控提供新的生物農藥靶標,助力保障糧食安全,促進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其中一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何祖華院士團隊、張余研究員團隊,與復旦大學的高明君研究員團隊、浙江大學的鄧一文教授團隊合作完成。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祖華及其合作研究團隊在前期研究中發現了一個水稻免疫抑制基因ROD1,該基因突變引起活性氧積累,可顯著提高水稻對稻瘟病、白葉枯病和紋枯病等多個病原菌的抗性。
鄧一文教授在滬受訪時介紹,該成果實際上是發現了水稻禾本科作物里的一個細胞免疫感受器,“當病原菌侵染時,它會產生一個小分子,將不同的蛋白‘零件’粘合成一個大的免疫蛋白復合體‘機器’,激活植物的免疫反應,以此來抵抗病原菌的侵染。”
萬里研究團隊則發現植物細胞內免疫感受器產生的某一小分子,轉化后激活EPA免疫復合體,從而提高植物抗病性。
萬里研究員在受訪時介紹,團隊在免疫識別環節的下游找到一個小分子,“小分子經過處理之后,會激活免疫反應。由于小分子的穩定性,以及它自身是植物來源的、相對安全,所以有可能被開發成能夠激活植物免疫的新型生物農藥。” (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