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市場監管局著力構建食用農產品現代化治理體系
時間:2024-11-26 08:51 來源:廣西市場監管微信號
近年來,廣西市場監管局持續強化部門協同,堅持政府主導,健全責任體系,采取多元化監管模式,創新推進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著力構建“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預防化+信用化+網格化+社會化”的“七化”食用農產品現代化治理體系,取得明顯成效。


01
加強法治化監管
與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建立食用農產品追溯管理和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機制,按職責加強生產源頭控制、合格證開具查驗、銷售環節的監管,嚴格執行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問題產品追溯與召回處置等制度。開展全區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動,累計排查食品攤販、農貿市場、便利店(小超市、小食雜店)等流通領域經營主體15.81萬家,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均依法整改,并強化行刑銜接,完善違法線索雙向移送機制,嚴厲打擊食用農產品違法犯罪行為。
02
加強智慧化監管
充分發揮廣西動物檢疫管理“牧運通—桂”系統與廣西食品安全追溯智慧監管“桂食安”系統的部門信息化銜接優勢,全區256家獲證屠宰場和10.89萬戶肉類產品生產經營者實現主體信息互通共享,1572家校園食品供應商納入“桂食安”系統管理,累計生成畜禽產品追溯信息數據30.45萬條。推進“互聯網+監控系統+AI智能”建設,探索在食用農產品大型生產基地(公司)、大型收購點、集中交易市場等關鍵區域安裝高清攝像頭并接入信息化追溯平臺。試行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賦碼全覆蓋、信用全評級,營造各責任主體和消費者多方互動、共同治理良好氛圍。
03
加強專業化監管
2023年以來,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持續積極爭取中央食品藥品監管補助資金,用于百姓滿意星級農貿市場食品安全規范化建設,并推動地方引入各類資金31億元對農貿市場進行全方位提質升級,更新設施設備,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04
加強預防化監管
每年組織對全區23家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開展全覆蓋檢查,督促所有批發市場常態化應用國家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對芒果、沃柑等廣西地方特色食用農產品開展例行抽檢監測,強化抽檢結果通報機制。今年以來,全區完成快檢監測200.89萬批次,發現并處置問題食用農產品7997批次。聚焦豇豆、八角、水產品等重點品種每季度開展風險監測會商,強化風險研判,確保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05
加強信用化監管
建立監管對象信用檔案,實施賦信管理和科學評級,探索“紅黃榜”誠信管理制度,對誠信經營的入場銷售者掛“笑臉”紅牌獎勵,對多次違法違規、嚴重違法且受到相關監管部門行政處罰的入場銷售者掛“哭臉”黃牌警告。目前,累計9戶食品經營主體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06
加強網格化監管
推動完善“綜治中心+市場監管+包保干部+網格化+信息化”食用農產品治理模式,探索在批發市場設立服務崗亭,安排專人負責開展進貨查驗、問題線索收集等工作。
07
加強社會化監管
暢通群眾監督渠道,探索通過掃碼、評分等方式對生產經營主體進行社會監督。充分發揮12345、12315熱線作用,及時接收、分派、處置群眾訴求,依職責合理有效解決投訴舉報。
據統計
今年,截至10月底,全區共立案查處經營環節不合格食用農產品案件2523起,有力守護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