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上旬,按照《湖北省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要求,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專家組,對全省農業、工業、服務業、社會管理領域35項(襄陽市3項)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采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和現場實地察看等方式,從標準化試點基礎工作、標準的實施、試點效果等進行全面評估,其中程河柳編省級農業標準化試點項目順利通過評估驗收。
充分發揮標準引領作用,提升柳編產業發展質量水平。襄州區“程河柳編省級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自2022年獲批立項以來,通過省、市、區標準化部門搭建標準化技術服務平臺,省標準與質量研究院、市標準化所等多次深入指導幫助,程河鎮委、鎮政府多方投入加強柳編標準化設施建設,程河柳編行業協會、襄州區聚通果木農業合作社牽頭制訂《地理標志產品 程河柳編》省級地方標準、《程河柳編加工技術規程》襄陽市市級地方標準,通過在生產經營中實施全過程的標準體系,統一規劃,統一柳條種植標準,統一生產資料,統一產品標準,統一技術培訓,推動柳編從原始粗放型向標準化、精品化方向發展,促進柳編產業提效增值,切實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助力“三產”融合,推動編織技能提升和就業創業增收,推動和美鄉村建設。程河柳編作為地方特色的傳統產業,以創建省級農業標準化為契機,不斷探索制作《程河柳編標準化種植加工》數字視頻課件,將非遺傳統工藝與工業加工、技術創作緊密結合,深入開展柳編標準化技能培訓,組織開展傳統手工技藝體驗等社會實踐活動,促進三產融合實現農民富。培育農家樂3家、新發展農民合作社5家。發展休閑采摘、賞花、康養等鄉村文化旅游新業態,深度融合農文旅產業齊頭并進。輻射帶動留守婦女貧困戶就業人員2000多人次、殘疾人輔助性就業300多人次,為留守婦女、困難戶、殘疾人提供了就業渠道,實現家門口就業。
實施“標準化+產學研”,培育非遺傳承人和傳播傳統文化。與省內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華中農業大學、湖北文理學院、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等13所高校簽訂研學合作協議,在高校成立柳編非遺工作室4個,參與程河柳編研學活動的達5000多人次,線上線下累計培訓省內高校研學學生2萬多人次;建立柳編非遺工坊工作室6所,與省內大專院校合作研發設計文創產品、工藝藝術品,拓寬產品種類,大大提高了柳編產品的附加值,訂單量增加,凸顯了品牌的吸引力。2022年度,襄州區程河柳編非遺文化中心獲評襄陽市首屆“最美公共文化空間”,融入程河柳編的高校產學研文創作品《漢江濕地漣漪起——柳暗花明又一村》獲得2023年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大賽一等獎,獲得2023年度“才聚荊楚·創立方”省級創新創業大賽“創業之星”榮譽, 獲2024年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省賽金獎2項、銀獎1項、銅獎1項,輻射帶動地方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大大提升。(王小莉 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