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并購重組機遇及特色競爭優勢 券商開年“答卷”忙
公司是否有通過并購重組做大做強的計劃?公司投行并購業務發展情況如何?公司以資產管理業務為核心,競爭優勢是什么?……面對一系列來自機構和市場投資者的發問,2025年以來多家券商積極作出回應。
從近期券商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看,并購重組相關話題是機構調研時關注的重點。隨著日前海通證券股票因被并購事宜推進而停牌,市場對券業并購重組關注熱情不減;券商各業務條線經營情況同樣獲得關注,券商特色競爭優勢和新一年布局打法也通過回應機構提問的方式展示在投資者面前。
并購重組機遇成焦點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2025年以來已有第一創業、招商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西南證券等多家券商公布了其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通過與前來調研的機構和投資者積極互動,回應市場關切。
記者梳理發現,并購重組話題仍是機構調研時關注的重點。招商證券、西南證券雙雙被問及是否有并購重組安排或并購計劃,兩家券商均表示沒有相關安排或應披露但未披露的信息,但對于相關趨勢或機會均保持高度關注。
招商證券表示,將持續跟蹤研究行業并購重組相關機會。當被問及公司投行并購業務發展情況時,招商證券表示,公司優化了投行并購業務內部協同模式,加強需求匹配和交易撮合。根據Wind統計,2024年,招商證券作為財務顧問或獨立財務顧問參與完成4單A股市場并購重組項目,包括助力重慶百貨吸收合并重慶商社、格力地產重大資產置換等,完成交易金額112.85億元,排名行業第6位。
西南證券表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并購重組是行業內資源整合、做大做強的有效方式。盡管當前沒有并購重組安排,但西南證券組建了資本運作與價值維護專班,對行業并購重組等資本運作形勢保持高度關注并積極研判。
對證券公司而言,并購重組是實現做大做強的重要手段,通過并購重組可實現資本擴張、客戶資源整合,提升服務建設金融強國的能力。2024年堪稱是證券行業并購大年,國聯證券并購民生證券、浙商證券收購國都證券、國信證券收購萬和證券等均取得明顯進展。2月7日盤后,海通證券發布主動終止上市的方案,其被國泰君安吸收合并再進一步。
從政策面看,在1月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支持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并購重組,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從投資角度出發,具備潛在并購預期的券商是機構看好的2025年券商板塊投資主線之一。
業務特色優勢獲關注
在監管層支持頭部券商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流投行,鼓勵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的背景下,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券商也值得投資者關注。從前述券商公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看,資管、投資等業務條線優勢及公司后市布局打法,在調研中同樣被機構所關注。
以資管業務為核心的第一創業在被問及公司競爭優勢時表示,公司多年來長期深耕固定收益領域,并在ESG投研和FOF投資領域較早進行了布局,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公司以FOF為權益資管突破口,在做好多策略配置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優化產品線布局、豐富產品貨架,形成差異化發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精品資產管理機構。
申萬宏源被問及未來的投資策略和重點發展方向,對此,公司回應稱,公司持續推動向客盤交易及資本中介業務轉型,多措并舉實現投資交易業務的高質量發展。FICC業務充分發揮投研優勢,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實現穩定的投資回報,加大投資顧問、產品創設等客盤業務布局;權益及衍生品業務線遵循“低波動、非方向、絕對收益”原則,以客戶需求為主要驅動,強化中性投資策略。
隨著相關改革政策的落地,諸如“跨境理財通”等新興業務也有望為券商貢獻業績增量。作為“跨境理財通”試點機構之一,招商證券在回應機構提問時表示,公司依托投研體系,從產品篩選、投資者教育、產品購買、產品服務跟蹤等方面,為投資人提供一站式“跨境理財通”業務體驗。隨著“跨境理財通”業務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客戶了解境外投資,參與海外市場資產配置,有利于公司未來引入更多境外產品的銷售,服務好客戶跨境理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