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宣稱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結束”,引起輿論激烈爭論。9月23日,《今日美國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盡管拜登政府試圖“翻篇”,但新冠疫情在美國并未結束。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聲稱,全球疫情已經接近尾聲,但在9月22日聯合國大會期間,他淡化了上述斷言,并表示“我們尚未走出(疫情)隧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據世衛組織22日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9月12日至18日的一周中,全球共報告320多萬新增確診病例,同時報告了9800多例死亡病例。
9月23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其個人微博中表示,今冬新冠疫情的趨勢還很難判定,不過疫情走勢有三種可能情景:1、疫情在當前的形勢下繼續向好,雖然不大可能在今冬實現新冠疫情結束,但新冠的發病數和死亡數將繼續下降。出現這種情景的可能性比較小,概率不到30%。2、維持或小范圍波動于當前的疫情狀況,即今冬的新冠發病人數每周波動在3萬-5萬例,每周新冠死亡人數波動在1-2萬例之間。出現這種情景的可能性存在,概率約在30%-50%。3、今冬將出現全球第六波新冠疫情流行。出現這種情景的可能性比較大,概率約在50%以上。判斷依據有三:①當前的全球疫情形勢依然處于高位水平流行;②很快進入冬季,即使沒有新的變異毒株出現,僅人員聚集和流動,加上冬季環境,就足以將當前的疫情數推向新一波流行;③根據過去近三年的病毒變異情況來看,還不能排除出現新變異毒株的可能。
陸軍特色醫學中心疾病預防控制科主任劉丁在接受“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疫情不可能這么快結束,今年冬天甚至明年春天,病毒仍可能持續傳播,病毒變異、人員流動、冬季天氣特點等都是造成新一波流行的潛在因素。
“因為病毒在不斷變異,下一波可能突變出什么樣的變異株,我們還不得而知。”劉丁解釋道,從過去三年來看,病毒的變異始終沒有停止,且目前各地流行的毒株也不完全一樣,新變異株還可能發生免疫逃逸。此外,冬季天氣寒冷,人們長期聚集于空氣流通性較差的室內,一定范圍內的密集人口、人員流動等也可能造成新一輪傳播。
“當務之急是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劉丁提醒,尤其要做好以下幾點。1.規范佩戴口罩:完全遮蓋口鼻,潮濕、污染立即更換,單個口罩佩戴不超過4小時,摘戴后清潔雙手。2.注意日常防護:出行時盡量選擇步行、騎車或自駕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減少觸碰扶手等,乘坐出租車后排就坐、開窗通風。3.切莫放松警惕:許多人到了戶外就立刻摘下口罩,但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擦肩而過都可能被感染,因此外出應戴好口罩,減少在公共場所的逗留。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