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批國產商用衛星產品在電商平臺上架,面向大眾銷售,最低折后百萬元起。
目前,已有神秘買家支付了該筆訂單的定金,雙方確認相關的資質,進入到實質性的履約階段,由于衛星是特殊商品,用戶拍下產品后,需與衛星服務商進一步確認具體需求,敲定合同細節,隨后安排發射。
據央視財經消息,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最快半年左右,衛星就可完成發射、入軌運行。
據了解,一同上架的還有衛星產品提供的服務,一款叫做“太空自拍”的服務,可在衛星進入太空后顯示出用戶上傳的圖片,并把顯示屏和太空背景拍攝成一張“太空自拍”發回給用戶,一年費用200萬元,兩年300萬元。
業內人士表示,在電商平臺上賣衛星產品,并不完全是為了銷售,更多是意在科普和用戶拓展。隨著衛星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應用場景不斷拓寬,帶動相關產業加速成長。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我國就新增衛星相關企業9200家,涉及金屬材料、地面設備制造、移動運營等產業鏈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