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闊別祖國20年的旅美大熊貓丫丫回國了。“全國歡迎丫丫回家”后掀起了“熊貓關注熱”,作為實打實的“元老級流量”,“熊貓”憑借國寶title、蠢萌氣質和極強的吃竹子的“業務能力”,穩坐動物頂流好多年。
新江蘇記者調查發現,群眾對明星熊貓的喜愛,也給動物園帶來了改變。最近,紅山森林動物園坐穩南京景區熱門榜單第一。4月28日,新江蘇記者走訪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時發現,游客數量相比去年增加不少,其中年輕游客數量占比明顯。當然,除大熊貓“平平”“九九”外,考拉“梧桐”“茉莉”、白面僧面猴杜杜一家等園里的“網紅小明星”也吸引大批年輕人觀賞。據悉,僅一季度,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客流量便達145.8萬人次,其中30歲以下年輕客群占69.7%。
而縱觀國內各大動物園,目前在一眾網紅熊貓中,名氣最大、流量最高的要數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雌性大熊貓“和花”(花花)。“我們相聚在大熊貓基地,就是為了看花花。”“今天準備在這待一天,如果看花花不過癮,明天還會再來。”紅得發紫的“女明星”花花,往那一坐變身可愛的三角飯團,便能萌倒眾生。據了解,每天想看花花的年輕游客將它的別墅圍得水泄不通,為做好“分流”工作,負責片區的保安還會拿著喇叭對游客“喊話”:“你們對它(花花)的愛太多了,把愛分給其他熊貓一點吧。”
更有不少年輕人為了一睹“花”容,不遠千里趕去成都追“星”。短視頻平臺上,花花的身影無處不在。在抖音,#大熊貓和花的專屬話題播放量已破十億,而“看花花攻略”“花花的日常生活”等短視頻也輕松收獲幾十萬點贊量。
除了花花,另一位熊貓屆的“男明星”萌蘭也收獲大量年輕人的關注與喜愛。萌蘭排行家中老三,現住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的北京動物園,所以被很多網友喚做“西直門三太子”。調皮的萌蘭興趣愛好很廣泛,擅長爬樹、挖地道、仰臥起坐、養鳥,還有一項獨門功夫“一字馬”。網友紛紛感嘆,不愧是名副其實的“功夫熊貓”。萌蘭的名場面非常多,在網上還擁有“大熊貓萌蘭”的超話,每天都有貓粉實事更新三太子美貌及有趣片段。“大熊貓的智商與六七歲的兒童差不多,但萌蘭的行徑常常出人意料”“我們都懷疑他的熊皮底下是不是藏了個真人”萌蘭直播間里的年輕粉絲們表示。
問及紛紛來動物園看動物的初衷,年輕人的回答卻很一致:解壓。“解壓,特別解壓!”剛工作不久的徐小姐就是動物園“年輕大軍”中的一員,她表示自己平時工作很忙壓力也大,“節假日就喜歡來動物園逛一天,看看動物吃東西玩耍心情也會變好。”采訪中大學生小王也坦言,自己最喜歡看熊貓直播,“看動物,很單純也很治愈。”僅拿大熊貓來看,隨著粉絲成規模的增長,幾只網紅大熊貓也擁有了專屬粉絲團,甚至還有周邊產品:咖啡杯、手機掛件、表情包。粉絲們將每只熊貓都視作獨一無二,并發展出熊貓清晰的人格設定。幾位“頭部”熊貓甚至擁有專屬BGM,和花的視頻常伴隨著“我們是春天,春天的花花”音樂,萌蘭的BGM是“陽光開朗大男孩”。
“粉絲們對動物的關注與喜愛,首先表現為對其擬人化的加工,對日常生活人性化的解讀,這也是人們在社會壓力下產生的成人兒童化現象,通過動物喚醒童年從而獲得治愈感與幸福感。”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老師宋玥向記者表示,很多年輕人對動物有一種“愛”的寄托,相較于和周邊人建立情感鏈接更加“經濟實惠”,還能釋放生活壓力。進一步說,熊貓走紅的現象,更是寄托了人們許多情緒,對自然的追尋、對舒適的向往、對生活壓力的釋放,更有對國寶保護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對中國文化的滿滿自信。
這個五一,喜愛萌寵的你,會安排一場和熊貓的“約會”么?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張品 邵佳
圖片來源于網絡
編輯: 邵佳
來源:新江蘇·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