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委員會為老城房屋保護提供智慧方案
2020年5月,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會同相關部門印發了《關于發布<北京老城保護房屋修繕技術導則(2019版)>的通知》,該通知明確了北京老城內的胡同、院落、房屋修繕流程以及技術規范與評價標準。在制定標準的同時,北京市開始推行老城房屋修繕與保護實施方案專家評審制度。
2021年底,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通過部門、企業推薦和專家自薦等方式甄選出35名專家,組建成立了北京市老城保護房屋修繕修建技術專家委員會。這35位行業專家既包括木作、瓦石作、油飾彩畫等古建修繕專業專家及傳統工匠,也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裝配式裝修、古建修繕定額概預算等領域知名人士,他們均深耕行業多年,從業經驗豐富。
會上,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工作人員向專家們頒發聘書,號召各位專家繼續做好傳統修繕工藝的技術推廣和文化傳承,通過“傳、幫、帶”培養一批青年技術骨干和行業能手。
35位專家齊聚研討城市更新等議題
清華大學張杰教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張廣漢圍繞老城保護語境下的城市更新的主題進行演講。
北京市古代建筑設計研究所原所長馬炳堅、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中心原總工程師李永革、北京市園林古建公司劉大可等專家從專業研究、實施主體、居民生活三個維度圍繞保護與更新的技術落地—工匠精神的傳承開展對話。
研討會圍繞老城保護、城市更新中重點、難點和焦點工作,匯聚規劃、建設、實施主體力量,發揮專家優勢,凝聚行業力量共同為城市更新工作建言獻策。
合院及居住小區類歷史建筑修繕標準擬年內出臺
歷史建筑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情況復雜,需分類別、分階段地制定不同類型建筑的修繕技術標準。按照《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要求,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正在編制歷史建筑、歷史文化街區和名鎮保護范圍內文物以外的建筑物、構筑物的修繕技術標準。目前,該工作已經全面啟動,將對北京市已經公布的三批五類1056棟歷史建筑按類別擬定編制計劃,分階段推進。
下一步,專家委員會將組織專家通過現場踏勘、項目技術跟蹤及方案分析相結合等方式,全面了解歷史建筑修繕現狀、分析修繕技術措施,形成措施報告,完成修繕技術標準的制定,確保歷史建筑在修繕過程中,最大程度保留有價值的歷史信息,使保護要素得到精準保護。
目前,專家們已積極投入歷史建筑標準制定工作,對合院類及居住小區類歷史建筑開展實地踏勘、指導標準編制,合院類及居住小區類歷史建筑修繕標準擬于年內出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