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山精神
“大陸在加碼實現中山精神”
今年是黎建南第二次參加海峽兩岸中山論壇。三年前,他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時,驚訝地發現在大陸有如此多專家學者研究并弘揚孫中山先生的精神,這深深吸引他繼續參加海峽兩岸中山論壇,促進兩岸交流。
“我從17歲開始就加入中國國民黨,一直以遵循中山先生理念為一生使命。中山先生在《國事遺囑》中說,‘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我認為,‘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即中國要強大起來,不被別國欺負,也決不霸凌他國。當前,中國共產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是對中山先生遺愿的繼承,更是加碼實現。”
黎建南表示,孫中山離世已近百年,世界有了很多的變化,大陸對中山精神的弘揚也在因時因勢而變。“我觀察大陸30多年,可以說對大陸頗為了解。大陸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提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正是綜合考慮國際國內形勢提出的,里頭很多戰略構思都很有水平,但其根本還是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與中山先生的‘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是一致的。”
談經貿合作
“臺商來大陸不要優惠要機會”
黎建南告訴記者,他從1990年起幾乎每一年都會來大陸,目睹了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21世紀以來,中國是亞太經濟當之無愧的‘火車頭’。以前我遇到的臺商,來大陸要優惠,現在很多來大陸白手起家的臺商,他們說不需要優惠,要機會。可見大陸的經濟環境吸引了許多臺商。”
黎建南表示,在中國這個“火車頭”上,粵港澳大灣區是最好的“引擎”。“2019年,我有幸隨同宋楚瑜先生參觀粵港澳大灣區,目睹孫中山先生建國大業的實踐,過去背得滾瓜爛熟的孫中山先生的《建國大綱》《建國方略》《實業計劃》……竟然都在眼前呈現,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黎建南說,粵臺兩地交流合作熱絡、人員往來頻密,尤其在青年互動方面有聲有色。“未來我會把在大陸的工作重心放在廣東,因為這里有太多地方、太多故事值得我去了解與學習。”
談青年交流
“星星之火需要小草點燃”
8月24日,臺灣陸委會發布了恢復兩岸觀光旅游及放寬陸籍人士來臺商務交流的相關規劃,受到兩岸民眾關注。針對此事,黎建南表示,雖然民進黨此舉是為了贏得選票,實為“畫餅”,但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民進黨當局也感受到要交流、要合作、要和平、要發展是臺灣廣大民眾的共同愿望和心聲,知道民意不可違、民心不可失。
黎建南指出,現在某個大國制造兩岸隔閡,到處“拱火”,其目的是希望看到兩岸同胞自相殘殺,好乘火打劫。
黎建南認為,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點在“通”。“兩岸加強交流,尤其是青年交流非常重要。”黎建南說,當臺灣青年來到大陸,看到的是與臺灣某些媒體宣傳不一樣的場景,看到大陸在國際舞臺、經濟建設、科技發展等方面的成績,了解兩岸更多同根同源的歷史文化印記,自然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與判斷,并且一傳十、十傳百,告訴更多的臺灣青年,這個傳播的力量比某些政治宣傳的力量更大,某個大國的陰謀就不能得逞。
“經濟交流是錢財的交流,社會交流是人才的交流,文化交流是人心的交流。從青年做起,臺灣青年就像小草,生根臺灣,深耕兩岸,將點燃星星之火。”
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譚錚 鄒麗珍
視頻拍攝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潘俊華
視頻剪輯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峰爍 麥宇恒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鄭宗敏
校對 | 張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