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是做好新污染物治理的基礎性工作。為落實《山東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和《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開展全省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的通知》要求,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全市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開展培訓指導、清單篩選、企業填報、區縣審核等工作。

健全工作制度
市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此次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先后印發了《濟南市生態環境局關于開展全市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的通知》《濟南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做好近期全市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面推進全市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有序開展。同時建立“日調度”機制,動態掌握納入調查企業系統填報情況和區縣審核情況。
組織技術培訓
面對新污染物治理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參差不齊的問題,市生態環境局分別于7月24日和8月8日,以線上視頻會議的形式,面向全市15個區縣和相關企業負責人,開展2輪共120余人次的培訓。
第一輪培訓以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企業篩選為主題,詳細講解了通過行業代碼、化學物質CAS號進行區縣篩選、企業自查的流程,分別形成納入調查、不納入調查企業清單;第二輪培訓以全國化學品生產使用環境信息管理系統填報、審核為主題,明確了系統填報、審核要求,制定下發培訓課件、企業篩選流程圖、系統填報流程圖、系統審核要點、問題答疑等文件。
進行兩輪篩選
本著“應納盡納”的原則,市生態環境局組織技術力量,在省級劃定范圍的基礎上,依據排污許可證單位名錄庫、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等數據,匯總形成了14000余家的企業清單,再根據122個行業代碼小類進行第一級篩選,梳理形成了2347家企業的濟南市調查清單。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提交的技術資料,根據化學物質清單進行第二級篩選,截至8月30日,濟南市納入調查企業451家,全部完成企業填報、區縣審核。
加強幫扶指導
市生態環境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借助專家團隊力量,成立重點區縣統計調查幫扶小組,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對接幫扶指導區縣開展企業篩選、系統填報、數據審核等工作。建立2個企業填報指導微信群,每天定時在群內發送填報培訓材料、培訓視頻。秉承“問題不過夜”的原則,為企業填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實時、詳細解答;每周選取20-50家規模、產用量大的企業開展現場督導幫扶,通過企業環評、排污許可等技術資料和生產過程中原輔材料、產品及工藝,幫助企業如實填報,提高填報質量。
建立“一企一檔”
及時形成納入調查、不納入調查企業材料清單,對企業提供的營業執照、排污許可、環評報告、驗收報告、清潔生產審核報告、2022年原輔料臺賬、產品銷售合同等材料進行現場核實并留存,建立“一企一檔”,歸檔備查。
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將全力開展化學物質環境信息調查統計數據審核,充分考慮行業和區域的代表性,重點選擇填報化學物質種類多、產用量大的調查對象,開展線上、現場多方式審核,嚴把數據質量關,確保填報數據的準確性、合理性、真實性、邏輯性。進一步明確納入調查企業的化學物質、不納入調查企業的原因,動態調整濟南市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企業清單,督促新納入調查企業盡快填報,按時高質量完成全市化學物質環境信息調查統計數據的采集、審核、匯總和上報。
原標題:濟南在全省率先完成這項“雙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