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雨晴
“從拿地到拿證,僅用了37個工作日。‘標準地’改革為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談及山西臨汾經濟開發區光電新能源產業園中園項目,中聯恒創(臨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棟如是說。
近日,“投資山西·三大經濟圈全媒體記者山西行”媒體團走進臨汾經濟開發區,感受臨汾產業轉型新變化、招商引資新政策、項目落地新速度、營商環境新突破。
記者在臨汾經濟開發區光電新能源產業園中園項目施工現場看到,來回轉動的塔吊,正助力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

據介紹,上述項目為2023年山西省重點工程,總投資47.03億元,占地303.86畝,以光電、新能源、智能制造產業為主導,集產業及相關配套于一體,全力打造科技、生態、智慧融合發展的產業標桿項目。
為加速園區建設,讓入駐企業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臨汾經濟開發區打出“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組合拳,引進“全代辦”服務專業團隊,對項目免費提供從簽約到竣工“一條龍”全程代辦服務。
“項目建設期間,公司商務部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部門‘一對一’對接,基本上有什么困難都能解決。”郭棟告訴記者,來山西之前,公司在全國多地進行多次考察,最終選擇落戶臨汾,其核心原因之一就是“這里的速度的確快”。
同樣感受到“臨開速度”的,還有臨汾晶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大陸希望集團于2022年9月與臨汾經濟開發區簽約后投資成立,業務涵蓋傳統太陽能光伏組件、柔性晶硅光伏組件、BIPV建材系列、太陽能技術和應用產品的研發及生產。

該公司負責人張紋彬介紹,臨汾晶旭新能源生產基地計劃總投資25億元,建成后年產能5GW,年產值100億元。“自去年9月10日簽約到第一塊產品下線,只用了150天。目前整個生產線已經開始生產,預計今年產值達到5億元。”張紋彬說。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堯都云商產業園,吸引字節跳動、百度、阿里云、360、百信、網易等一批優勢龍頭企業和項目入駐。該園區重點發展以大數據、云計算、電子信息、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創新及應用產業,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建設數字經濟“智匯”新高地。截至目前,入駐企業達到184家。

阿里云(臨汾)雙碳數字經濟產業園招商總監李鵬介紹,“阿里云以產業園的形式落地,并將上下游企業‘引’進來。入駐園區后,我們為其提供優質的辦公地點,并給予包括人才政策等優惠政策。同時還會有運營團隊,為其提供從注冊到后期的服務。”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的“強磁場”。近年來,臨汾市委、市政府持續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
在打造營商環境方面,臨汾有自己獨特的做法。臨汾市促進外來投資局局長崔玲玲介紹,當地創新推出“早餐會”“下午茶”“夜沙龍”政企對接活動,面對面“問訴求”,點對點“解難題”;在政務大廳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設立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監督專線。這些硬舉措推動當地營商環境提升。
今年以來,臨汾市強化市縣兩級“一把手”招商,開展熱點臨汾招商系列活動,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外出招商不停歇,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簽約、開工、投產。
崔玲玲表示,各相關部門將工作思路細化為實際舉措、實化為具體行動,立足臨汾比較優勢、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深挖沿汾、沿黃、沿太岳“三大板塊”潛能,用好用活12種招商方式,加緊招商引資步伐,開展精準招商,跑出了招商引資“加速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