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擴增 滿足老年人就餐需求
土豆炒肉絲、胡蘿卜燉鴨、紅燒小黃魚、蒸雞蛋、清炒包菜、香菇青菜、冬瓜湯……臨近中午,位于鹽城市亭湖區先鋒街道蓮花路社區的“長者幸福食堂”熱鬧了起來,老人們有序地排隊打飯,三五成群圍坐飯桌前,吃著可口的飯菜,興致勃勃地拉著家常。
“這邊環境明亮舒適,燒的飯菜口感軟糯,非常合胃口,自從食堂開業后,我和老伴幾乎每天都會來。”家住附近的居民劉愛軍說,“現在天氣熱了,做飯比較麻煩,在這里兩個人只要花20元就能吃飽吃好,比自己買菜劃算多了,還省了做飯時間,十分方便。”
蓮花路社區“長者幸福食堂”于今年5月20日正式投入運營,目前提供午餐和晚餐。秉著“讓老人開心,讓家屬放心”的服務理念,食堂每頓都有時令瓜果、蔬菜、蛋類、肉類等7種以上的菜品供老人們選擇,并按照“少鹽少油”的原則,讓老年人吃得營養健康又美味,自營業以來深受周邊老年人歡迎。
“小食堂”映照“大民生”。近年來,亭湖區高度重視老年人助餐這件關鍵小事、民生大事,堅持“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市場運營、老人滿意”的原則,構建可持續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全區“長者幸福食堂”持續擴增,滿足了老年人“舌尖上”的需求,讓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截至目前,全區累計新增示范性‘長者幸福食堂’21家,建成助餐點61個、代餐點90個,可為周邊約3萬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初步形成了‘15分鐘’老年助餐服務網絡。”亭湖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維華說。
著眼于切實保障全區老年助餐建設高效推進,亭湖區編制《亭湖區“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出臺《“頤養在亭湖”三年行動計劃》,規劃老年助餐發展目標和路徑,連續5年將老年助餐體系建設納入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同時,出臺《“長者幸福食堂”建設方案》,建立“建設補助+運營補助”雙補助機制,形成“政府出補貼、屬地出陣地、企業出運維”的“長者幸福食堂”建設模式,區財政給予建設補助,對符合條件的“長者幸福食堂”給予運營補助,確保“長者幸福食堂”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積極探索 延伸服務實現“老有所樂”
“我這就去,待會和你們一起吃飯,吃完了我們在那跳會舞……”6月4日上午11時許,家住文峰街道雙元南村三區的居民陳美蘭,通過電話和老友們約好了老地方見。步行幾分鐘后,陳美蘭來到了文峰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長者幸福食堂”,打上了自己喜歡的飯菜,和老友們有說有笑地吃了起來。
飯點過后,文峰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活動室里熱鬧了起來,有的練起了書法,有的做起了手工,陳美蘭和她的老友們則跟著舞蹈老師一起跳起了民族舞。
文峰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長者幸福食堂”不僅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了“熱乎飯”,同時也豐富了老年人的社交生活,在休閑活動室內配備了運動康復器械、休閑棋牌桌、開心小禮堂等區域,提供文化娛樂、護理康復、精神慰藉等服務,多層次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數。
“每周一到周五,我們都會為老年人舉辦各類活動,包括書法、舞蹈、棋牌、看電影等。同時,根據老年人的需求,邀請居住在附近的退休教師為他們組織一些活動,包括民族舞、音樂鑒賞等,豐富老人們精神文化需求,讓他們‘老有所樂’。”該中心負責人谷帆說道。
“小食堂”探索“新模式”。近年來,亭湖區以“長者幸福食堂”為載體,在滿足老年人日常就餐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延伸豐富多彩的服務,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差異化需求。
“目前,我區探索了‘長者幸福食堂+黨建’模式,組織黨員志愿者送餐,據不完全統計,僅一季度上門送餐就達2000余份;探索了‘長者幸福食堂+網格’模式,在食堂設立網格驛站,及時收集并推送居民‘急難愁盼’問題;探索了‘長者幸福食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模式,聯動各類社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豐富老年人生活……”楊維華表示,“接下來,我們將思考和探索更多、更好的新模式,加大對‘長者幸福食堂+’的賦能,切實打通老年助餐服務‘最后一米’,讓老人們真正感受到有‘知’有味的美好時光!”
嚴格規范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走進亭湖區新興鎮新永村的“長者幸福食堂”,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明亮的用餐大廳,桌椅整齊擺放、餐具干凈整潔,墻上還張貼了各類健康飲食知識、節約糧食的宣傳標語以及一系列規章制度。
“食品安全大于天,我們每天明確專人對食堂進行巡查,確保每日菜品的新鮮、餐具消毒的干凈。”現場負責人劉其華介紹,食堂制定了《食品留樣制度》《廚房衛生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所有工作人員持證上崗,飯菜留樣抽檢,堅決守好食品安全防線。
這是亭湖區保障老年人健康安全用餐的一個縮影。為確保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該區統一管理標準,導入“常整理、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的“五常法”以及色標管理等先進管理模式,突出對原料采購貯存、食品制作供應、餐食熱鏈配送、飲具消毒保潔等關鍵環節的操作規范管理,按要求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實現制度統一上墻、物品分類擺放、人員合規操作、環境衛生整潔。
近日,鹽東鎮啟動了“1+N”助餐試點項目,“1”就是運用燕舞康養的中心廚房,“N”就是建設周邊的N個助餐點。“我們借助燕舞康養亭湖頤養中心(千鶴灣)的優質資源,設立了一處核心配餐點,并精心打造了東南、李灶、艷陽、桂英等四個充滿溫馨與關懷的農村助餐幸福小院,通過燕舞集團的中央廚房向周邊的助餐點送餐,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有需求的助餐服務。”鹽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悉,亭湖區還實行中央配餐,通過中央廚房集中化生產,從源頭上對食材入庫、出庫、加工等全流程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了菜品制作的標準化、規模化,在提高餐飲供應效率的同時,確保食材新鮮、安全,且符合老年人健康膳食的標準和要求。
“下一步,我區將繼續推進‘長者幸福食堂’建設,健全運營體系,提升服務水平,強化監督管理,讓老年人吃得放心、舒心、暖心,不斷增強他們的幸福指數和滿意指數。”亭湖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王海樺 左政 李思漩 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