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小飯碗”里裝著“大民生” 扎實推進校園食品安全提檔升級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 校園食堂的“小飯碗”里裝著“大民生”,海南省儋州地區由于學校多、面積大、學生人數多,食品安全問題一直都是儋州地區的難題,為了讓師生在新學期吃得更安全、更營養、更美味,今年7月以來,儋州市大力推進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精心部署,狠抓落實,切實保障在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做足“事前”準備,堅持“抓之有綱”。一是高位推動,凝聚合力。市領導多次聽取工作匯報并深入中小學食堂調研,對專項整治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與教育、市場監管、財政部門共同研究工作方案、定期調度工作進展,帶領教育部門深入一線抓整改,構建紀檢、教育、市場監管、財政等相關職能部門齊上陣的“1+1+1+1”工作模式,形成信息共享、分工負責和定期研判會商、線索互移的工作機制。二是加強管理,壓實責任。市教育局組建工作專班,親自召開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2次、集體約談會1次,堅持明確任務清單、找準問題清單、細化整改臺賬,對問題嚴格銷號管理,緊緊壓實學校主體責任和校長第一責任人責任,以專項整治實際成效回應師生和群眾關切,切實增強師生和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各學校嚴格落實建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落實學校主體責任和委托經營單位管理責任,將食品安全隱患消滅于無于形之中。三是聚焦問題,提質增效。各學校成立學校膳食委員會,緊緊圍繞“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一切為了家長和學生滿意”的目標定位,落實委托經營、大宗食材、菜品定價、食譜等重要環要聽取師生、家長代表意見;籌措投入資金1100余萬元,提質改造250余所學校食堂,推動學校食堂“三防”設施、洗消殺設施設備實現100%達標,切實增強食品安全保障。四是加強培訓,提識增優。舉辦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培訓班,組織各校對食堂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培訓,開展食品安全培訓548場次,參與人次2384人,推動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
緊盯“事中”流程,堅持“抓之有序”。一是深入排查,讓食堂“食抓實改”。緊盯學校責任落實、營養膳食補助、學生餐費等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食堂經營管理、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等關鍵環節組織學校自查和市級檢查,壓實整改責任,多輪次排查全市中小學校,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23份,發現食品安全隱患621個,完成整改621個。二是堅持陪餐,為食堂加上“安全閥”。學校嚴格落實陪餐制,切實為校園用餐再加一道“安全閥”,學校班子成員組建陪餐小組,每天均有校領導與學生共同用餐,認真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三是開門迎檢,讓家長“眼見為實”。全市各中小學校全部安裝互聯網+明廚亮灶且正常使用,公布市教育局和學校的食品安全問題投訴舉報電話和途徑,組織學校膳食委員會成員每學期參與食品安全衛生檢查和品嘗菜品,各學校組織學生輪流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和秩序維護等系列活動,設立學生意見本意見本、意見箱,及時了解學生、家長對加強學校食堂管理的意見與建議,明確師生家長監督途徑,實現陽光共治。
做好“事后”文章,堅持“抓之有效”。一是注重意見反饋,督促立行立改。各學校以懇談會或問卷調查的形式,及時了解膳食委員會對加強學校食堂管理的意見與建議。對收集反饋學校食堂建議全部整改到位,整改成效及時向家長反饋、由家長評判,讓家長真正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二是嚴格督導問責,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對檢查中發現的校園食品安全隱患突出、履職不到位等作風問題,給予學校分管食堂工作的校領導、食堂管理人員約談提醒、批評教育58人,針對集中整治暴露出來的問題,組織各學校剖析根源、查找漏洞,發放《海南省學校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第二版),要求各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機制。(儋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