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數字化賦能 全鏈條強化食品安全監管
從食品生產企業、農貿市場到餐飲服務單位和學校食堂等,河南省通過數字化精細管理,加快健全食品安全常態化治理機制,全面提升了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10月28日至11月1日,河南省“攻堅惠民生 豫見新食安”主題調研采訪團走進河南各地,了解河南省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攻堅成果。
“攻堅惠民生 豫見新食安”主題調研活動由河南省政府食安辦聯合河南省市場監管局、河南省食品藥品新聞協會等共同舉辦,活動期間,兩支調研采訪團分別走進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商丘市和周口市等地,深入食品生產企業、農貿市場、餐飲服務單位以及學校食堂等食品安全重點單位,通過實地調研、深入采訪,展示河南省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的創新舉措、顯著成效和寶貴經驗。
位于河南省周口市的西華牧原公司,通過數字化精細管理與科學分析,對豬舍環境、豬只生長和疫病防控等作出反饋,主動降低獸藥用量,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位于鄭州市、周口市和商丘市等地的多家農產品批發市場,則通過集農產品智慧交易、數據服務、全鏈條溯源等于一體的食品流通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模式,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校園食品安全備受社會關注。調研采訪團在周口天立學校、民權縣第一實驗幼兒園和焦作市實驗幼兒園等學校看到,學校通過落實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規范食品加工制作流程,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開封市實驗幼兒園通過“互聯網+”,打造網上透明食堂,讓家長隨時參與監督。
食品安全在把好“源頭關”的同時,也要把好“銷售關”。河南多地食品加工企業選擇在生產流程中融入數字化、規范化、自動化,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出廠,每一個環節都采取嚴格的質量檢測和安全保障措施,提高產品生產的可控性、可見性、可靠性;多地的餐飲門店也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形成了以“信息公示標準化、制度建設體系化、風險防控清單化、宣傳培訓常態化”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體系,不斷推動落實食品安全管理主體責任。
據介紹,2022年1月,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深化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工作方案(2022-2024年)》,提出在全省深入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食用農產品市場規范化建設、校園食品安全守護等12項攻堅行動。河南省政府食安辦相繼出臺了配套子方案。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河南各地、各部門強化組織實施,積極抓好落實,用實實在在的成果書寫出中原食安的亮麗答卷。(魏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