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結構與功能調控創新團隊探究了全球不同品種花生的微觀結構與工程特性并揭示其內在關聯
時間:2025-05-13 09:42 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作者: 向飛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結構與功能調控創新團隊以5個主要花生生產國的10個不同花生品種為研究對象,從多尺度結構角度對花生工程特性與微觀結構進行表征與關聯分析,相關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CR一區,IF=4.6)。加工所2022級博士研究生向飛為論文第一作者,王強研究員、石愛民研究員、胡暉副研究員和益海嘉里首席科學家徐學兵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1YFD2100401,2023YFE0104900)等資助。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一種全球種植的重要油料作物,然而全球花生籽仁的關鍵品質指標數據庫尚不完善,相關數據分析研究基礎薄弱,制約了花生品質評價體系的建立和花生產業發展。因此,本研究從細胞尺寸到宏觀狀態角度系統挖掘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花生籽仁的表觀形態、微觀結構、單細胞結構、工程特性和營養成分信息,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關性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不同品質指標間的關系。研究發現,花生籽仁的亮度值、紅綠值和黃藍值(均值分別為63.70、22.74和28.46)可用于色選分類;花生籽仁表面和截面微觀結構均呈致密的“塊狀”,細胞結構明顯,細胞內脂滴呈球形;不同花生籽仁單細胞結構的形態和尺寸存在差異,其百仁重(g)、堆積密度(g/cm3)、真實密度(g/cm3)、長(mm)、寬(mm)和厚(mm)范圍分別為34.52-85.62、0.57-0.64、0.97-1.09、10.86-19.01、6.97-10.07和6.35-9.49,幾何平均直徑(mm)為8.05-12.02。研究發現,花生籽仁質量損失隨溫度變化呈5個不同階段,包括水分流失、揮發性損失、蛋白質變性和各種生物大分子的降解等過程;花生單細胞大小與籽仁寬度、厚度、幾何平均直徑、百仁重和脆性呈顯著正相關,與密度指標呈顯著負相關。
本研究系統分析了國內外不同品種花生的表觀、微觀、質構、熱和工程性能等多維品質數據,拓寬了加工花生品種的選擇范圍,為實現花生精準加工、構建全球花生資源數據庫和促進花生產業提質增效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數據參考。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ia.2024.1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