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脫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常見的是遺傳和脂溢性脫發,需要進行藥物治療。而一些日常習慣造成的脫發,只要及時改正,就可以很快恢復正常。
1. 護發產品停留太久
日常護發不能只靠洗發水,應該選擇合適的護發產品,而且一定要及時沖洗干凈,停留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護發產品一般質地比較粘稠,所以空氣中的灰塵容易被粘在護發素上,然后吸附在頭皮上,停留太久可能會堵塞毛囊,也更難清洗干凈。
2. 淋雨或濕發帶雨
雖然這幾年的環境狀況有所改善,但是雨水本身呈酸性,還粘附著大量的灰塵,最好不要讓頭發長時間淋雨,而且淋雨之后應該及時擦干頭發,最好是簡單沖洗。
3. 熬夜
熬夜對身體的損害非常大,不僅會導致內分泌失調、血液濃度增加、心臟負擔增大、大腦供血不足,還會大大提高脂溢性脫發和斑禿的發病概率。一般認為,23點到凌晨2點是“黃金睡眠三小時”,建議22-23點就做好準備,盡早入睡。
4. 不吃肉不吃菜
人不能不吃肉,也不能不吃菜,否則營養會越來越不均衡。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會直接影響頭發生長。日常飲食可以適當多吃胡蘿卜、南瓜、香菇、菠菜、橙子、蘋果等食物,補充頭發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
5. 長時間曬太陽
曬太陽有利于血液循環,能夠促進頭發生長,但必須適度,選擇紫外線較弱的時間段,比如上午9點或下午4點,曬太陽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個小時。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環境里,會導致頭發的水分流失、發黃、干枯,還可能加重出油,可以常備遮陽傘,或者用防曬噴霧噴一噴頭發。
6. 飲食太甜或者太咸
除了避開辛辣、油膩的食物,也要注意糖分和鹽分的攝入。大量攝入糖分會加速
7. 頻繁燙染
部分脫發患者認為,頭發稀疏會影響顏值,更要進行燙發,顯得頭發多一些,但是燙染也要注意頻率,一年不要超過2次,以免造成發質損傷,甚至掉落更多頭發。
來源:百度知道
來源: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