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廣西桂林市突出社會共治,深化“校園餐”食品安全改革,推廣優先聘請
“媽媽員工”參與“校園餐”加工制作,構建學校膳食管理委員會全程參與、監督和評價的新體系,
使學校食品安全每個環節都有群眾參與、由群眾監督、讓群眾評價,充分保障群眾參與權、選擇權、
監督權、決策權,精準對接家長意愿,真正做到群眾話事、“娘心”供餐。
強化責任心,家長入崗,打造放心校園餐。為解決從業人員責任心不強的問題,在嚴格執行健康
標準、加大培訓力度的前提下,同等條件優先聘請在讀本校學生家長,從事廚師、清潔員、檢驗員等
關鍵崗位,讓他們帶著為兒女服務的感情去履行職責,視學生為己出,用心做菜,為飯菜注入家的溫暖
,煮出“媽媽的味道”,讓“校園餐”成為“放心餐”“愛心餐”。在興安縣,全縣70所中小學431名食
堂從業人員,學生家長占比29%。學生家長在學校食堂從業,參與做飯給孩子吃,真正做到用心用情做好
每一道飯菜。
嚴評供應商,雙重篩選,守住供應安全。發揮群眾主導作用,由學校膳食管理委員會每季度對食材供
應商進行綜合評價,實行“委員會初選+職能部門復審”的雙重篩選機制,評價結果公開透明,并作為進入
和退出的重要參考依據,突出家長膳食管理委員會的決策權、選擇權和評議權。恭城中學膳食管理委員會通
過價格比對,發現原供應商提供的食材價格明顯高于市場價,在多次協商后供應商仍不愿降價,因此學校對
該供應商啟動退出機制,取消其供應資格。
緊盯風險點,詢價監督,長效守護安全。建立食品采購市場詢價和家長驗貨機制,組織家長代表開展市
場詢價和驗貨,全程參與食材采購驗收,確保食材新鮮安全。常態化邀請家長代表自費陪餐,監督經費使用
、參加巡查評價等,推動學校食堂菜品提質降價。恭城瑤族自治縣于今年9月底按照新模式完成供應商自選和
公示工作,自10月起由新選定供應商開始配送食材后,各學校普遍反映食材采購價格下降,質量明顯改善。
科學定菜譜,營養均衡,滿足成長需求。充分考慮學生生長發育關鍵期對均衡營養的需求,通過問卷調
查、座談會等方式了解學生對餐飲的意見建議,科學精選“愛心菜譜”,做到菜品豐富多樣,營養均衡,周周
不重復,并且提前公示接受學校膳食管理委員會的監督。恭城三小建立了涵蓋45種菜品的“菜譜庫”,其中大
部分是掌勺家長的拿手菜,由學生按“菜譜庫”為自己點餐,臨桂中學更是打造“娘心食堂”,依據不同學生
需求和葷素搭配原則,保證每天有70多個菜品供學生選擇。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餐食,浪費糧食的現象
明顯減少,很多孩子反映“食堂的飯菜比媽媽做的還要好吃”。
自校園餐改革啟動以來,桂林市學校食堂的餐飲質量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食材采購成本下降,菜品質量
提高,浪費現象明顯減少,學生和家長的滿意度持續攀升,實現“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群眾的事群眾滿意”。
(韋朝舜 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