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科普指南”第16期:四季豆有熒光,誰惹的禍?
時間:2025-02-13 13:47 來源:寧海縣市場監管微信號 作者: 石守江
最近,有網友用紫外燈照射四季豆時,發現豆子表面泛出幽幽藍光的視頻,嚇得網友直呼:“四季豆有毒,不能吃”,同時引發了一系列關于四季豆安全性的猜想:四季豆用了含銅的農藥、四季豆用了防腐劑……


“熒光四季豆”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本期食安科普指南用實驗帶您一探究竟!
時 間:2025年2月
地 點:寧海縣食品檢測中心
縣食品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從農貿市場、超市隨機購買10份四季豆,用365nm紫外燈進行照射。結果發現:8份樣本表面出現明顯的藍色熒光,2份出現零星熒光。這熒光難道真的是含銅的農藥殘留?
實驗一
含銅農藥是“背鍋俠”?
針對網友猜測的“含銅農藥導致熒光”,工作人員挑選無熒光的四季豆進行模擬實驗。將四季豆分別浸泡在2%和10%的硫酸銅溶液中30秒(模擬農藥殘留),晾干后檢測。
實驗結果顯示,用兩種濃度的硫酸銅溶液處理后的四季豆均未出現熒光。
經仔細查看,工作人員發現無熒光的四季豆相對新鮮。那么,四季豆顯現熒光與其新鮮度是否存在一定關聯呢?為此我們開展第二個實驗。
實驗二
熒光竟是“受傷后的眼淚”?
工作人員重新購買一批新鮮、表面無損傷的四季豆,選取5根無熒光四季豆,用硬物劃傷表面模擬運輸磕碰,常溫放置24、48、72小時。
結果顯示:
24小時:基本沒有變化
48小時:產生零星熒光
72小時:傷痕處熒光變多
從實驗結果來看,四季豆所帶的熒光與“機械損傷+存放時間”存在關聯。
這是由于四季豆在采摘、長途運輸和銷售過程中,因擠壓、摩擦導致其表面產生微小傷口,經過一定時間,傷口處會分泌植物酚類物質(類似植物“結痂”),此類物質遇紫外線便“顯形”發光。
實驗三
熒光豆到底能不能吃?
采摘、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的機械損失在所難免,那帶熒光的四季豆還能吃嗎?我們取5根含熒光較多的四季豆,在開水中煮5分鐘至熟透,再次檢測熒光。
結果顯示,煮熟后的四季豆熒光完全消失。這是因為熒光物質多為水溶性酚類化合物,高溫烹煮后分解或溶解。
安心吃豆指南:
1. 挑選技巧:選表皮光滑、無褐斑、無破損的四季豆;
2. 儲存方法:冷藏保存,避免擠壓,保持新鮮狀態;
3. 烹飪要點:務必徹底煮熟(未熟透會引發食物中毒),熒光也會自動“退散”。
注意:如果四季豆已腐爛變質,即使無熒光也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