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25年我國益生菌行業十大標志性成就”正式發布
時間:2025-05-21 08:29 來源: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微信號
過去的二十年,我國益生菌行業蓬勃發展,在政策、科技與產業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革,并在學術平臺搭建、科技成果集成、人才隊伍建設、政策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組織行業專家對20年來益生菌行業取得的成果進行了全面梳理,形成2005—2025年我國益生菌行業十大標志性成就,于2025年5月20日召開的第二十屆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的開幕式上正式發布。


1
搭建益生菌“政產學研”平臺,吹響科技與產業創新集結號
2005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召開“首屆乳酸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并于次年成立乳酸菌分會(2017年更名為益生菌分會,會議名稱也隨之變更為“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搭建起我國益生菌領域首個“政產學研”多方交流與合作平臺。這一重要平臺從最初不足百人到近千位代表的參與,在促進多方深度融合、擴大國際交流、引領產業創新、培育新生力量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為我國益生菌領域科技智慧與產業創新的集結地。
2
微生物菌種列為國家戰略性資源,益生菌重要地位日益凸顯
二十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益生菌領域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可持續發展,相繼出臺一系列具有戰略意義的政策,為益生菌行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特別是2018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將微生物資源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資源;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生物制造列為重點培育的未來產業之一。益生菌行業作為生物制造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
培育專業“人才群”與“人才鏈”,構筑益生菌領域人才高地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微生物組研究興起并孕育新的科技革命,我國緊跟前沿研究熱點,強化科研投入及人才隊伍建設。20年間,在我國益生菌領域研究與應用取得突破的進程中,人才隊伍也步入重要躍升期,諸多優秀學科帶頭人不斷涌現,形成了以學科交叉為顯著特征的益生菌領域“人才群”和“人才鏈”。目前,我國益生菌相關論文和專利數量已位居全球首位,越來越多的優秀科學家邁入國際舞臺,深度參與國際益生菌相關規范制定,輸出益生菌科學研究范式和方法,協同共建全球益生菌產業發展新生態。
4
推進益生菌種質資源庫建設,為產業持續創新提供物質基礎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首次將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納入國家戰略資源保護體系,標志著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進入新階段。目前,我國在本土益生菌種質資源庫建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利用地域優勢,構建形成龐大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益生菌種質資源庫和基因數據庫,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食品、農業、醫藥和環境等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物質基礎。
5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助推益生菌科技從“跟跑”到“并跑-領跑”
益生菌與人體腸道菌群研究取得了顯著進步,突破了從“腸-腦軸”到“腸-X軸”的認知范式。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引下,我國自主知識產權菌株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益生菌資源挖掘與選育、新功能及活菌藥物開發、產業智能化升級等方面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獲得了以5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及技術發明獎等為代表的系列科技成果。20年間,我國益生菌行業厚積薄發,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科技躍遷。
6
凝練益生菌領域科學共識,創建引導行業發展新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益生菌市場份額逐年增長,陸續出現的“益生菌萬能論”與“益生菌無用論”困擾著行業發展。2020年益生菌分會首次發布《益生菌的科學共識(2020年版)》,隨后相繼發布《益生菌“量效關系”的科學綜述》《人體腸道菌群主要特征的專家共識》等學術成果,既營造了科學求是的學術氛圍,也從根本上化解行業危機,夯實了行業創新發展的科學根基,讓科技界牢牢掌握了話語權,成為行業健康發展的“定海神針”。
7
從名單制到標準化,構建完善益生菌科學管理體系
《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與《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的發布,標志著我國正式建立食品用菌種名單管理制度。截至目前,我國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共有43個種/亞種,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共有15株,制定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加工用菌種制劑》等標準,立項《保健食品原料 益生菌劑》推薦性國家標準,與此同時,其他各類標準多向發力。目前,我國益生菌領域已形成“菌種名單-行政許可-標準規范”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推動益生菌行業發展行穩致遠。
8
助推益生菌類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雙軌制”,激發行業創新活力
《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試行)》的發布,開啟了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發展新征程。《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將保健食品由“注冊制”改為“注冊與備案”雙軌制,為益生菌類保健食品“放管服”改革奠定了基礎。近年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過持續開展多項課題研究,推進益生菌納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隨著益生菌類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雙軌制的推進,我國益生菌管理將上升到新的發展階段,從管理模式上激發益生菌行業的創新活力。
9
堅持科普提升國民科學素養,守護益生菌行業健康發展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20年來,益生菌分會秉持科學精神,開創性地以“消費者課堂”“科普進工廠”“益生菌科普知識競賽”等新穎、獨特、科學性強的科普形式,精準對接行業與消費者的需求,在持續推進公眾科普過程中做到“有人、有材、有聲、有為”,形成整體、系統化的科普傳播矩陣,引導行業實現科技創新與公眾認知協同發展的生態模式。
10
打造“益生菌+”模式,以科技創新孕育千億大產業
二十年來,我國益生菌行業從單一乳品應用到“益生菌+”的多品類覆蓋,從菌株依賴進口到實現自主創新,在多樣性的互鑒與交流中始終保持著年均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市場應用規模從不足百億到突破千億,成為全球第二大益生菌消費市場。當前,益生菌行業通過整合優秀的個性化營養健康平臺、基于數字化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了效率與品質的雙重躍升,并將在新的發展階段煥發出越來越強大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