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新疆】把好開學季校園食品安全關 這五個方面要注意!
時間:2024-08-28 08:40 來源:新疆市場監管微信號
又是一年開學季,為切實守護全區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新疆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提醒各級各類學校食堂:在進行全面自查時,應重點落實以下五方面食品安全事項。


01
全面排查從業人員健康狀況
食堂開工前,應全面核查從業人員是否有新老交替,從業人員健康狀況,健康證是否均在有效期內,落實晨檢制度并做好記錄,嚴禁患病或身體異常人員進入餐飲服務場所接觸加工食品。并分別對新老員工進行通用和專項食品安全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02
全面清潔加工場所,嚴防有害生物
全面清潔加工場所和用餐場所,包括但不限于墻面、地面、天花板及場所布置的所有設備設施,尤其是犄角旮旯等衛生死角和地漏、設備底部等清潔盲區,確保環境清潔。加強食堂的防鼠防蠅防蟲防塵管理,確保“五防”設備設施升級改造效力,若加工場所蟲害密度較高,可以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蟲害公司進行全面消殺和布防,切忌食堂非專業人員私自用藥消殺蟲鼠害。
03
全面排查設施設備和操作環境
全面清洗消毒食品加工、貯存、冷藏冷凍、餐用具清洗消毒及保潔等設施設備,確保設施設備完好且正常有效運轉。食堂人員須從新增加的洗碗設備的維護保養、清洗消毒化學品的正確選擇和使用、清洗消毒效果驗證及有效的保潔措施等方面,加強餐飲具的清洗消毒,確保餐飲具干凈衛生。對食堂后廚和就餐場所、設施設備、公共接觸物品(如水龍頭、門把手等)及餐盤、筷勺、飲水機和二次供水的蓄水池等進行全面清潔和消毒。備齊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殺用品。
04
全面檢查庫存的食材和嚴格加工規范
對上學期遺留的食品原料進行全面清理,及時清除、銷毀超過保質期或腐敗變質的食品原料。重點檢查米、面、油等大宗食材是否感官異常、混有異物或霉變生蟲,已開封使用的調味料、干制品是否受潮結塊,冷藏冷凍庫溫度是否符合要求,冷凍冷藏的食材是否出現化凍等情況。
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變質、超過保質期或者其他品質異常的食材,應顯著標示并隔離存放在有明確標志的區域,及時銷毀,防止誤用。
不要采購四季豆、鮮黃花菜、野生蘑菇、發芽土豆等高食品安全風險食材。禁止采購、貯存、使用亞硝酸鹽(包括亞硝酸鈉、亞硝酸鉀),以避免誤作食鹽使用。
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保證食物燒熟煮透;加強備餐區域管理,嚴格做到生、熟食物分開,接觸生熟食品的工具用具應分開存放和使用;餐飲具、盛放或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和工具使用前應消毒,餐用具使用后應及時洗凈。
05
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學校應當落實“三類人(食品安全負責人、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三件事(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三本賬(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記錄臺賬)”和“學生食品安全監督員”等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并落實有關食品安全各項管理制度和要求。
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禁止采購使用未按規定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畜禽肉及其制品。規范加工制作過程,每次餐后對食品加工區域、就餐區域等場所進行清潔消毒,定期通風換氣。對備餐區、分餐區的臺面、地面、空氣等進行定時充足消毒,減少提前上菜時間,做好飯菜遮罩,確保不產生交叉污染,食品不超時食用。
嚴格食品留樣,每餐次每個品種的留樣量應不少于125g,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專用密閉容器內,并在專用冷藏設備中存放48小時以上。
加強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教育,引導學生養成崇尚節約、厲行節約的良好習慣,自覺抵制鋪張浪費,珍惜糧食,踐行“文明消費、節約用餐”的新風尚。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不光顧路邊攤,不要食用“高鹽、高糖、高油”等不利于健康的食物